42.第四十一章:可怕的寻人启事(1/2)
“不排除这种可能。 ”陈涛解释说,“目前的情况很明显,钱红的情人在躲避她,可钱红却一直急于见面,这无疑给了那个男人很大的压力,另外,钱红很可能知道这个男人的某些秘密,如此一来,如果没有把握控制钱红,男人有可能铤而走险。”
“可我想,如果钱红的情人真的是董宵,那依照董宵的知名度,钱红不可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如果想见面,直接去明通找他就可以了,为何还要在网络上发出请求呢?”叶惠宁提出了疑问。
“长久以来,二人始终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每次见面都非常神秘,我想,这应该是他们事先的约定,钱红之所以没有直接联系本人,也是为了遵守这个约定,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拿到二人秘密联络的证据,继而一鼓作气,对他们进行突审,这样才会套出实情。”陈涛分析说。
“明白,我会加强对钱红和董宵的关注。”叶惠宁即刻回应。
“有关纪伍申和李光达的案件,现有的调查结果已经汇总完毕,对这两起案件,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环顾了四周,陈涛询问道。
面对一片沉默,陈涛继而说到,“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两起案件,应该是相关联的!”
陈涛话一出口,安静的会议室立即变得喧嚣起来,对这位支队长的推测,大家无一不是惊讶万分。
“陈队,你果真这么想吗?立足点是什么?仅仅因为纪伍军现在董宵的公司?”对此,郭弘明也是心存疑虑。
“不,大家请安静,听我解释。”安顿了一下会场秩序,陈涛接着说道,“我得出这个结论,并非是因为,纪伍军受雇于董宵,而是因为,两起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交汇点!芜平日报社!”
稍稍停顿了一下,陈涛继续给出自己的理由,“很明显,两起杀人案件,都与芜平日报这个新闻宣传媒体有着牵连。首先,李光达在龙华小区被害,日报社记者赵毅阳先于我们刑侦人员赶到了现场,随即,借助日报公安专版报道了现场的血字符号,引发了极大的舆论关注。无独有偶,纪伍申也是死在了采访的路上,且被害地点,就在日报社总部附近。不仅如此,他之前的负面新闻,也是由日报社进行报道的,我不认为,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巧合。”
“不可否认,芜平日报社与两起案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牵连,但我认为,仅凭这些就推断两个案子有关联,是不是牵强了一些?”对陈涛的结论,郭弘明毫不隐晦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当然还不能下结论,不过,查明纪伍申和李光达两位死者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联,还是很有必要的,林子,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陈涛又布置了一项任务。
“是!”袁林立即答道。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