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名与字(1)(2/2)
秦思齐吃相併不粗鲁,甚至可以说颇有仪態,但从他下箸的速度和专注的神情,李立恆能看出这年轻人是真饿了。
几口热面下肚,胃里有了底,秦思齐的尷尬彻底消散,脸色也恢復了正常。饭桌上的气氛变得轻鬆而融洽。
李立恆似乎想起了什么,放下手中的筷子,用布巾擦了擦嘴角,温和地问道:“思齐,老夫方才想了想,你的名字—思齐取得极好。可是出自《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內自省也。令尊定然是位知书达理之人,寄望甚深啊。”
听到恩师问起名字,秦思齐连忙放下碗筷,用旁边的布巾仔细擦了擦嘴,端正神色,恭敬地回答道:“回恩师,此名並非家父所取。”
“哦?”李立恆微微挑眉,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秦思齐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犹如回到了那遥远而熟悉的故乡。“学生家乡在湖广恩施县的一个山村,群山环绕,土地贫瘠。
家中世代务农,父母皆是淳朴乡民,终日与黄土为伴,识不得几个大字。我们那儿乡下的孩子,小时候取的乳名多是狗娃、铁蛋、石头之类,长辈们觉得贱名好养活,不易招惹鬼神惦记。”
眼中泛起一丝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激:“我的名字是父亲在我出生时,家父求村长秀才为我取名,也是我后来的启蒙恩师,那时年幼,只觉这名字比伙伴们的狗娃、铁蛋要好听许多,却不明其深意。”
后来启蒙读书,才知道这名字的意思,希望我日后无论身处何地,见到德行才能高於己者,便要想著努力向他看齐,永不自满,砥礪前行。
李立恆听得抚须嘆道:“你这位启蒙恩师,虽因顿於乡野,却真有见识与胸襟。思齐二字,看似平常,实乃至理名言,足以受用终身。”
真正的师者,不以地处偏远而墮其志,不以自身困顿而忘传道。
李立恆若有所思片刻:“思齐,你既有此佳名,又已加冠入仕,按礼,当有表字。今日夜深人静,你我师徒投缘,若你不弃,老夫便越俎代庖,为你取一字,如何?”
秦思齐闻言,又起身行礼:“恩师厚爱,学生感激不尽,恳请恩师赐字!”
李立恆端坐椅上,说道:“既然如此,老夫便为你取字—浩然。”
秦思齐低声重复著这两个字:“浩然…”
李立恆解释道:“不错,浩然。君子处世,首重慎独二字,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亦能恪守心性,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做任何暗室欺心之事。
为人当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即谦卑自守,內藏美德而不显耀张扬。
然,仅有內敛还不够。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间,当仰慕、涵养天地间至刚之气。老夫常思,为人臣子,为民父母,行事必要光明磊落,一生都要努力做到克己、慎独、守心、明性。而这一切的根基,便在於培养这股正气。”
然后引经据典,深入阐释:“至於浩然二字的精义,我比较推崇《孟子·公孙丑上》中的篇章。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弟子公孙丑问何为浩然之气。
孟子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