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正规渠道不让做,不正规渠道必然大(2/2)
最后挣个5亿元的净利润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这还是按照损失了6000条货之后的利润。
损失了六成的货还能赚这么多,如果转运过程中损失的越少,利润就越爆炸。
理论上,1万条货如果在走线转运过程中零损耗,利润规模能有58个亿,够整条走线产业链上下环节吃到爽。
此刻,孟秋颜不由得吐槽:“真不明白那些殴镁财团是怎么想的,他们难道真觉得限制我们的客户,就能遏制我们的发展了吗?”
陆安笑道:“没招了呗。”
欧镁的那些资本财团当然知道这个法子有很大的漏洞,但更大的问题是不能干瞪眼地看着任由元界智控这么发展下去什么都不做。
无法从技术上对元界智控展开有效的封锁,那就只能这么玩了。
……
两天过后,八大造车新势力也被极限施压了。
好几家造车新势力的背后都有境外欧镁资本的投资,或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
尤其是刚成立不久,拿到融资的几家造车新势力,根本扛不住也不敢硬钢,对方一撤资就完犊子了,最后只能选择打出gg,放弃了固态晶格电池,中断了与元界智控的业务合作。
元界智控再次含泪赚了一笔违约赔偿金,预付款早就收了,还不用交货,正好拿来抵扣赔偿金。
新能源车固态晶格电池也是在下半年开始交付,同样还没有生产,不存在库存积压砸在手里的风险。
几大智能手机大厂,只有桦为坚持不违约,要用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
而新能源车行业也有一家没打出gg,那就是比雅迪。
虽说迪子也有外资持有股权,最出名的就是股神巴非特在零八年买了比雅迪的股票,不过那只是财务投资。
这家公司外资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最重要的是,形势不允许比雅迪打出gg,不然就等于真完犊子了。
因为电池业务已经没戏,迪子都已经在这条赛道认输躺平了,并且把未来押注给了新能源车领域。
不让比雅迪用元界智控的固态晶格电池,要是冒出新的同行采用该电池,最后新能源车赛道也被人赶超,这不等于斩掉了迪子的未来。
既然横竖都是完犊子,那还怂个蛋?
所以比雅迪根本不鸟他们,反正新能源车这一块也不怕芯片断供。
而且比雅迪自身有很强的技术底子,走的是全产业链路线,这也是比雅迪汽车能卖出很低价格的原因之一。
汽车所使用的芯片,比雅迪采用核心自研+部分外购的芯片供应模式。
车载芯片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受制于人,其工艺制程主要在14纳米到40纳米之间。
换句话说,国内的芯片产业链也能自给。
这跟元界智控的人形机器人也是一个道理,块头大,空间冗余就大,而且汽车的体格可是比机器人还大的。
此外,车载芯片更需要追求可靠性。
因为汽车不同于手机,手机的使用环境很稳定很友好,但汽车要面临日晒雨淋、颠簸等等,所以更需要耐造。
工艺制程越先进就意味着对使用环境越苛刻,因为娇贵,运行环境不友好就容易出问题,汽车是要载人的,这要是在行驶过程中要是出问题是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相对来说,比雅迪是既有不鸟那些资本财团施压的底气,更有不能怂的理由。
……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