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未战先乱,昆明易主(2/2)
沐天波也知道时间紧迫,只能带着人一路向西,朝西面的楚雄府逃去。
由于缺少马匹,他们也不敢大摇大摆的走官道,只能选择走一些偏僻小道,翻山越岭。
“国公爷,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再往前走一段,应该就能躲过贼兵追击了。”
一名熟悉地形的向导低声说道。
然而,当众人正准备翻山时,前方的探哨却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
“国公爷!不好了!”
“前面垭口有伏兵!看旗号是沙贼的人马!”
沐天波心下一惊,强自镇定道:
“可能……可能是小股巡哨?”
“我们绕开!”
众人兜兜转转,试图转向另一条小路,但走了没多久,又发现了贼兵的踪迹。
沙定洲麾下也有聪明人,他派出的副将预判了沐天波的逃跑路线,并分兵扼守住了几处必经的山口、要道,张网以待。
接连几次尝试后,沐天波都发现前路被阻,而贼人的追兵也越来越近。
甚至不远处,还能隐约听见贼人搜山时的呼喝声。
一股绝望的气氛开始在队伍中蔓延,侍卫们紧握兵刃,准备最后殊死一搏。
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云南巡抚王世德站了出来。
他看着沐天波,语气坚定:
“国公爷,贼人分兵堵截,意在将我等困死于此山之中。”
“若还聚在一处,目标显著,唯有坐以待毙。”
沐天波看着王世德,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急道:
“王巡抚,你……”
王世德抬手打断了他,果断道:
“为今只有分兵,才有一线生机!”
“让下官去吧,我打出旗号,向东南方向突围,以吸引贼军注意。”
“贼人只要见到旗号,必定会调集兵马围追堵截。”
说着,他指了指西北方向,
“届时,道口守备必然空虚。”
“国公爷您则可趁此时机,轻装简从,直奔楚雄而去。”
沐天波闻言眉头紧皱,王世德这是要以自身为饵,为他争取生路!
“不可!”
“为今之计,唯有一死……”
不等他说完,王世德坚定道:
“国公爷,我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
“您身为沐家血脉,更是当代黔国公,绝不能落入贼手!”
“下官一介文人,就算逃出去了,也没有黔国公的号召力,能够召集各路土司,乃至联系外藩。”
“王某深受国恩,值此危难之际,舍身报国,理所应当!”
说罢,他不在给沐天波反对的机会,而是看向其身旁的侍卫,喝问道:
“你等身为沐家家丁,更当报主效恩!”
“谁愿随我,为国公爷杀开一道血路?!”
王世德话音刚落,便有七八人慨然出列,厉声道:
“我等愿往!”
王世德最后看了一眼沐天波,随即毅然挥手:
“走!”
他一把侍卫手上的认旗,将其高高举起,带着身旁的护卫大摇大摆的冲了出去。
“保护国公爷突围!”
“黔国公在此,贼人受死!”
不多时,呼喊声和兵刃声骤然响起,立刻吸引了周边沙定洲兵马的注意。
其副将闻讯大喜,以为找到了沐天波,便立刻吹响号角,调兵从四面八方朝着王世德等人合围而去。
而在相反方向的密林深处,沐天波强忍着泪水,利用这段宝贵的时机,悄悄溜出了包围圈。
身后,王世德等人奋战的厮杀声、怒吼声越来越远,最终被山间的风声所掩盖,渐渐归于沉寂……
而另一头的沙定洲,在初步控制昆明全城后,便开始清点起了沐家的府库。
黔国公府两百多年的基业无比丰厚,珍贵的佛顶石、大量的赤金、古玩玉器、名贵药材等,足足装满了二百五十多个库房,其价值难以估量。
沙定洲大喜过望,迫不及待地开始以“总府”自居,其妻万氏则被称为“主母”。
他深知自己此举是叛乱,名不正言不顺,其他各部土司也并非真心臣服。
在其妻弟汤嘉宾的建议下,他决定向势头正盛的汉军输诚归顺,以寻求外援帮助。
沙定洲命令手下,将从沐府劫掠来的金银财宝清点装箱,特别是银子以及赤金等硬通货,足足装满了二百多口大箱子。
他又亲自修书一封,语气极为恭顺。
在信中,沙定洲极力抨击了沐氏统治的“腐朽无能”,声称自己此举是“拨乱反正”,为汉王殿下扫清障碍。
他表示愿意率云南全境归顺汉王,唯一的条件就是请求江瀚任命他代替原来的黔国公府,镇守云南。
沙定洲承诺,若能如愿,每年都会向四川奉上丰厚的粮食、金银作为赋税。
准备好书信和礼品后,沙定洲派汤嘉宾出马,亲自押送两百余箱珍宝,浩浩荡荡前往了曲靖府。
当使团抵达李自成军中时,在场的汉军将领们都惊呆了。
什么情况,黔国公府已经衰弱成了这样?
还没开打,昆明已经换了个主人?
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谁也没想到,经营云南两百余年的沐氏,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骤然崩塌。
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李自成看着沙定洲的投诚信,立刻召集众人,紧急商议此事。
中军大帐内,他将信件递给众人传阅一番后,沉声道: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沙定洲背盟夺城,献宝求封”
“你们都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应对?”
在场的将领们也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派,一派表示赞同,理由也很实际;
我军不费一兵一卒,昆明便已易主。
既然沙定洲主动归顺,还送来如此厚礼,岂有拒绝之理?
云南地形复杂,土司林立,如今有个地头蛇愿意效忠,正好借他之手稳定局势。
只要他肯奉我正朔,缴纳钱粮,暂时许诺一个镇守之职,也没什么大不了。
等日后我军平定了中原,再慢慢收拾他也不迟。
而反对派的理由也很充分。
他们认为,沙定洲此人反复无常,下手狠毒,不可轻信。
今日他能叛明,改日他就能背汉!
此等反复无常的小人,绝不可纳入麾下。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赞同者着眼于现实的利益和便利,反对者则更看重长远的稳定和政治影响。
李自成仔细听完众人的意见后,也知道此事难以决断。
没办法,这种事情他也做不了主,还是交给成都处理吧。
于是他召来信使,命其以八百里加急,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一并呈报成都,请江瀚定夺。
在等到明确指示前,汉军各部暂时停止行动,并严密监视昆明动向。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