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灭十国,兴华夏!【求月票】(1/2)
第409章 灭十国,兴华夏!【求月票】
一听迁都对明朝有好处,朱元璋便打算将此事提上日程。
当然,迁都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但可以提前让人去做布置,烧砖修都城,等城池修好,一切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定都南京虽然不错,但对于北方就鞭长莫及了,尤其是经略西北,更是难上加难。
从南京出发征讨甘肃等地,光在路上就要走几个月,这会消耗巨量的粮食和精力,就算赶到,也成了一支任人宰割的疲惫之师。
而从洛阳出发的话,那就等于拿到了东汉剧本,而且还是没有外戚干政的纯洁版东汉剧本,攻略西北简直不要太轻松。
朱元璋问道:
“仙长,您之前让我灭的国,是哪个国啊?”
“东瀛!”
元朝时期,忽必烈征服高丽之后,向一海之隔的东瀛派去使臣,要求“通好”,东瀛的镰仓幕府一直没有回应。
忽必烈觉得受到了羞辱,发动大军进攻东瀛,结果第一次因为轻敌失败,第二次加强了人马,却遇上了台风,船队损失惨重,征讨也不了了之。
东瀛人称这场台风为神风,后来小日子动不动把神风当成信仰,就源自这场大风。
现在听到周易让灭东瀛,朱元璋说起了跟东瀛的仇恨:
“去年立国之时,我曾派人去东瀛册封倭王,结果使臣被杀……”
孔子问道:
“你为何不派兵杀过去?”
朱元璋说起了自己的苦衷:
“朝中俱言东瀛有神风庇佑,当初忽必烈就是不该招惹,才葬送了大批人马,甚至影响到了元朝的国运,我大明刚刚立国,若是贸然出击,殊为不智。”
周易说道:
“没有什么神风,只要你出征,必然风调雨顺……华夏的神仙都是你的后盾,需要哪个神仙出力,到时候你在混元宫拜一拜就行了。”
有了这个保证,朱元璋当即立下了军令状:
“一年内,我大明将士,必将踏上东瀛国土,三年内,定捣毁其国都。”
只要大自然不帮倒忙,拿下东瀛还是手拿把掐的,更何况倭寇不断骚扰沿海地区,是时候跟这些杂碎算总账了。
孔子拿来一张纸,给朱元璋列了一张必须要灭掉和占领的疆域名单:
东瀛(种族之仇)、建奴(灭国之仇)、北元(十世之仇)、南越(裂土之仇)、吕宋(夺岛之仇)、朝鲜(背叛之仇)、瓦剌(寇边之仇)、鞑靼(劫掠之仇)、西域(信仰之仇)、缅甸(门户之仇)。
拿下这十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大明的疆域不仅会更大,同时还会成为一个陆地大国和海洋大国……两条腿走路,自然要比一条腿走得安稳。
周易将名单递给朱元璋,笑着说道:
“这是你们大明的十全大补丸,一旦实现,大明将远超汉唐,成为华夏最高巅峰。”
老朱接过来认真看了看,小心收进了怀中:
“等北方战事稍缓,我便开始派人着手做这些,泉州和扬州的船厂,近日就会催他们动工,为出海作战做准备。”
此时的朱元璋还没设立海禁,更没有设立所谓的不征之国,孔子给他列的目标,算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历史上那种关起门过小日子的地主思想。
接着,朱元璋又问起了自己的寿元:
“仙长,我能活多久?”
周易说道:
“你活到了七十岁,不要担心寿命,该折腾就折腾。”
朱元璋一直以为自己只能活到五十,所以他快五十岁的时候,不再对外作战,把所有事情都交给朱标处理,就连功臣集团也格外纵容。
他从史书上看了太多兄弟夺权的事,所以想平稳让渡,结果到了五十岁,他不仅吃嘛嘛香能打能跳,甚至精力更胜往昔。
也就是这个时候,老朱发现胡惟庸有些过分……既然过分,那就那你开刀吧。
五十岁的坎儿刚过去,朱元璋硬起手腕,对内彻查贪腐,对外连年开战,迅速从保守主义转为了激进主义。
孔子提醒道:
“朱皇帝要关注百姓信仰,老夫看仙长给的资料上说,传教士在沿海地区传播夷教,信奉夷族邪祟,此事干系重大,你可要留心。”
朱元璋连连点头:
“多谢夫子提醒,我会安排人阻止此事的。”
这会儿外面的风雨逐渐停了,武媚娘给朱元璋准备了一堆诸如手电筒打火机之类的小物件,让他先用这些东西吸引群臣的注意,等下次来了,就给他一些太阳能发电板和几套对讲机,先将南京周边的通讯搞好,一点点改变大明。
朱元璋走后,武媚娘说道:
“史书上说朱重八残忍嗜血,但今日聊天,感觉史书上的记载有失偏颇。”
周易点了点头:
“他治下的百姓多年都维持在三十税一,这种税率,在历史上只有文景之治等少数时期才能做到。另外还多次减免赋税,开办学堂、养济院等福利机构,兴修水利,疏通河流,提倡种树,在民生方面投入很多……可惜,他做了这么多,在历史上依然落了个暴君的称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