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徐光启:既然精度不够就用笨办法来做(1/2)
“这群人还真的是人敢说你敢信。”
看完自己儿子送回来的信件,近些日子处于一个火大尿黄状态的骆思恭是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的这个儿子。
你要说有能力吧,也没多大的能力。
你要说他没能力吧,怎么着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从小跟在他身边也是有些见识的。
这次他让儿子跟在勋贵的身后,给传递有关颜思齐的消息这事儿,他本来都没指望,主要目的就一个,跟勋贵集团打好关系,跟着捞些钱。
皇帝将锦衣卫拆分为饕餮、正廉、谍报、从龙四部份,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从嘉靖年间开始,他们骆家世代任职锦衣卫高管的时代算是过去了。
虽然也没几代人。
对于这个局面,骆思恭是乐于见到的。
原因无他,他们老骆家,根本就不是玩政治的料。
无论是跟着嘉靖入关的骆安,还是万历时期,骆思恭的老丈杆子赵梦佑和亲爹骆秉良,那都是看似任职锦衣卫指挥使风光无限,但背地里在官场上吃了老大的亏,若不是皇帝还念当年骆胜的那一丢丢情份,早就不知道埋在那个阴沟里了。
现在皇帝对锦衣卫职责进行拆分,他骆思恭只负责海外谍报探查,这对于骆思恭来说,可不知道是卸下了多少的担子。
然而,在出了个天津水师搞错目标的情报错误后,朝廷上到皇帝,下到六部,可是狠狠的丢了一个面子。
而身为谍报司正卿的骆思恭,虽然明面上是被皇帝下令,将消息压制在了南海子里,但背地里谍报司对海外消息探查不利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京城的大小官员的耳朵。
而此刻,倭国那个颜思齐,正是骆思恭找回面子的第一步。
小心的将儿子的书信折叠起来后夹入一封空的奏章封面中,又在上面贴上了“绝密”的封条,骆思恭看向身边的人问道。
“泉州月港那边的人,都联络好了吗?”
“回指挥,派去联络的人还没回来。”
闻言,那贴身长随当即开口汇报道。
“泉州那边的商人,多久都没联络了,陆川现在亲自南下去寻,脚程再快,估摸着也得两三个月才能给回报。”
“他就不能走海路坐船吗?”
虽然知道长随的话在理,但骆思恭还是有些不爽。
主要原因还是现在朝堂上对此事的热度没下去,他有压力。
“杨嗣昌卸任辽东转运使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现在天津港的海船大多数都在往辽东跑,想要和辽东那边的衙门谈货运的事情,没多少船愿意南下啊。”
那长随笑着将他探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也是,都忙着赚钱去了。”
闻言,骆思恭点了点头。
现在的大明,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尤其是辽东那边。
因为有龙兴银号的支持,辽东巡抚衙门每季度可以拿到比别的省份多一倍的银币份额。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辽东衙门和不少的民间商号都谈拢了协议,只要他们能够平价将物资从天津港运到营口港,物资款能用三成银币支付,这对于很多走南闯北的商人可是个不小的刺激。
“朝鲜的事情,还得再想办法拖一拖。”
将手中的奏章交给长随,示意他拿去归档,骆思恭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出了自己的大班房。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