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晋商好人多啊(1/2)
第616章 晋商好人多啊
感谢晋商。
此刻,坐镇大同的孙传庭看着手下探子又从塞外送回来的情报,心中不由的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自从隆庆封贡后,大明和鞑靼人土默特部各自警惕的放下了互相对着的武器,五十余年下来,土默特部上到头人下到牧民,都已经习惯了和大明互市的日子。
孟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古以来,无论中原还是草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个国家,一旦统一陷入了安乐之中,那么距离大船倾覆也就不远了。
往前了说,有正在强盛之刻倒腾出一个安史之乱的李唐。
往后了说,有冷战幸存者美帝,习惯了金融业投机,渐渐的开始去工业化,一步一步给自己完成了阉割。
新任大统领还没宣誓呢,就带着全家人玩起了金融收割。
国会山股神洛老太太:恶心,我都知道让我丈夫好歹演一下呢,你这演都不演了。
ps:我没玩,在这里插个旗,明年的米国更加精彩。
搁十七世纪,土默特部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
当年在俺答汗手中,啪啪啪的往嘉靖脸上甩巴掌的土默特部鞑靼人,如今已经在晋商的互市下被泡软了骨头。
前前后后,不知道派出了多少探子,甚至于孙传庭都亲自带人跑到归化城东四十里地溜达了两次。
现在,每三天就会有一堆散落在草原上的斥候,源源不断的将土默特诸部的情报传回来。
这大同的情报工作,可比广宁那边好做多了。
广宁那边还要自己安排商队,派出探子,冒着让鞑靼人抢劫的风险才能弄到点儿情报。
但这大同不一样。
大同这边,已经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开始了内卷。
大同这边,有朝廷的互市榷场,有太仆寺的马市,有民间百姓的走私,这就让土默特有了太多的可选择。
内卷之下,利润有限,那些个大晋商渐渐的也就放弃了继续再在大同做生意,而是将目光望向了东方的察哈尔、建奴等对象。
在详细的了解过大同的情况后,孙传庭这才在对晋商的处理问题上,有了抓大放小的选择。
对于联合在一起的,如韩、张、范等大家族,孙传庭选择了下狠手,一寸一寸的往下挖,甚至于有滥杀的趋势,都誓要将这些人都给铲除掉。
而对于一些个以家庭,以村为单位的小商队,孙传庭则选择了放过和招安。
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为什么到大同来。
去岁冬季里,西苑的那场火,至今仍烧在孙传庭的心中。
杀些小门小户有什么震慑力,只有拔掉一些个山西的豪门,打掉山西的宗族势力,才能让京城的皇帝消气。
从桌面上抽出一张宣纸,沉思一阵后,孙传庭开始给皇帝写奏章。
宣府那边,据说前往居庸关的道路已经挖出了一个羊肠小道,那么从大同往宣府的道路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只有道路挖通,山西这边的官员也好,商人也好,才能不再冒出来这种敢干往辽东搞大宗走私的人。
山西才能恭顺!
“将军。”
就当孙传庭写完奏章,将要开始誊抄之时,郭培民从外面匆匆的走进来。
“怎么了?”
抬头看了眼这个小年轻,孙传庭好奇的问到。
“我要走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