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唯心主义要不得啊(1/2)
“周应秋,也是学心学的?”
转过头看向刘时敏,朱由校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到。
虽然知道大明的心学是显学,但他属实是没想到,在他从下面提拔上来循吏时,少有的一个“严嵩”居然还是个心学的门徒。
“奴婢也只是听说过,周阁老和汤宾尹关系不错。”
看到皇帝的眼神,刘时敏低着头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口解释道。
“汤宾尹这个名字,朕怎么隐约觉得有些耳熟?”
皱着眉头,朱由校感觉自己有种长脑子的疼。
“应该是在熊廷弼的卷宗之中见到过。”
闻言,刘时敏当即解释道。
“或者,是皇爷小时候,在慈庆宫听说的。”
“陛下出生后的那段时间里,这个汤宾尹是左春坊左谕德。”
“你这么说,朕想起来是谁了。”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明白了刘时敏说的是那个人。
宣党党魁,那个让熊廷弼赋闲七年,被人弹劾是“杀人媚人”的棒打生员案的中被媚的那个人,汤宾尹。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由校眨巴了两下眼睛,看向汪应蛟道。
“汪公接着说,你明白什么了。”
“。。。”
看了眼皇帝的表情,汪应蛟沉默了一下后,方才开口道。
“其中的道理,若是用臣的话来说,就太过于繁琐,故此臣用陛下的话来说。”
“就是断章取义,歪嘴和尚唱斜经。”
“王阳明当年的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但在有的人嘴里,这心学就变了味儿。”
“变成了只致良知的我思,即真理。”
“你这么一说,朕就明白了。”
听了汪应蛟的最后一句话,朱由校一拍手掌,当即就明白了对方说的是什么。
任何儒家学问,不管是心学还是理学,或者说古典哲学,最终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唯心主义化。
在后世,这套理论还在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国家——印度。
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遵循着一套唯物主义思想,因果论。
有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不对。
是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
但深受唯心主义的因明论影响的印度,信奉的是另外一套。
我思,故我在。
简单来说就是,我认为这个世界是啥样,那就是啥样。
受唯心主义的影响,印度最终造成那一场小冲突——敌方不但不投降,还敢向我反击。
而且,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印度人也依旧不改其抽象。
而放在大明,这一套就成了明末n多人的抽象行为大赏——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对面的人是错的,一定要打倒。
就跟后世印度人ppt做的贼漂亮,但一做起来,就拉跨到不行。
搁大明,就是袁崇焕五年平辽,结果平到了北京城下。
手在桌面上敲动,朱由校看着汪应蛟道。
“心学所谓的致良知,朕是不相信的。”
“朕更相信,有的人他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娼女盗。”
说着,朱由校脑海中精光一闪,转头看向刘时敏道。
“朕好像明白,徐光启为什么会去搞西学了。”
“这是毕生所学让现实给来了一下狠的,怀疑上了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