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总有人不识好歹(1/2)
第581章 总有人不识好歹
“真的有铁矿?还是露天的?”
看着兵部员外郎吴淳夫,尚书黄克瓒的双眼都瞪大了。
“千真万确,那座山的北面土层很厚,我们没有浪费时间去挖,但南面却一直有喀喇沁人挖掘,以寻求荒铁。”
“我们的人往下挖了不到五步,就挖到了大量的铁矿石,据工部的官员说,浮土层下的矿石,品相和石景厂的深层矿有一比。”
“好啊,好啊。”
听到吴淳夫的话,黄克瓒激动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铁矿,什么时候都不缺。
在后世有句话,重工业,是国家的脊梁。
而钢铁,则是这根脊梁的基础。
每年华夏都着成堆成堆的票票进口铁矿石,光是2023年一年,就进口了近12亿吨。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黄克瓒却是知道。
如果有充足的铁料供应,鬼才愿意用青铜来铸造火炮,最终为了省钱,还点出了铁芯铜体的科技。
铁料供应充足,直接造更耐久,更轻便的钢炮他不香么。
ps:同体积情况下,铜比钢要重近一成。
而且,在铸炮之外,兵部还需要铁来造兵器、造甲胄、造各类工具。
对于兵部来说,铁矿石是永远不够用的。
石景厂那边每年出产的铁料,兵部只能分到三成,工部分三成,剩下的四成不知道让皇帝拿去造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而如今,一个露天铁矿,还就在京师的脸上,黄克瓒是乐开了。
这京城的矿山出产配额是不能和皇帝抢,但这新收复的大宁境内的矿山,还是能抢一下的。
虽然最终都是要兵部的预算去买,但内部价比市场价还是要低上很多的。
而与黄克瓒是一个想法的,还有工部的一众官员。
但如今,他们却面对着一个问题。
工部尚书徐光启不在京城,右侍郎左光斗也不在京城,署事的人是左侍郎王永光。
但王永光日常泡在庆陵,拿着五十万两白银,愁白头发的要给先帝尽快将陵墓修好。
然而,虽说庆陵从地下玄宫定穴营建到合龙门,只用了草草的五个月时间,但地上的建筑却是至今都没有建好。
没办法。
大明以孝治天下,虽然不管皇帝还是王永光这个承修人都在想着偷工减料,但也不能太省。
毕竟,若是爹的陵墓上出事儿了,那皇帝是会被天下所有人都指指点点的。
如今,听说大宁卫境内发现了一个露天铁矿之后,工部上下官员都激动了起来。
既然指望不上王永光出来给他们挑大梁了,那就只能八百里加急南下,看徐光启能不能回来主持大局了。
不然,这工部好不容易在新政中提高了点儿的地位,就又要跌下去了。
“好啊,好啊,又是一场胜仗。”
怀中放着已经三个月的儿子,朱由校仰卧在土炕上,翻看着兵部送上来,关于他们已经想好了要将来大宁产出五成铁料的奏章,不由的撇了撇嘴。
黄克瓒这人,想的就是多,这还没吃到嘴里呢,他就想这要分赃了。
提笔在黄克瓒的奏章上写了个廷议,朱由校反手就将奏章丢回到了奏章堆里。
“都送回去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