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你想死,那朕就成全你(2/2)
酸的。。。这年头,有什么是酸的。
腌酸菜之类的是一种,但哪玩意儿,朱由校并不希望徐婉儿多吃,硝酸盐吃多了,对人身体不好。
橘子柠檬之类的玩意儿是一种,但不好找,这都已经十月了,马上要入冬了,而且那些也是南方植物,北京没有橘子树。
“朕让人给你寻些干果,你多吃些,那些有酸的。”
思索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只能捏着鼻子道。
酸菜是不能多吃的,绝对不行。
而且,京城周边很多人的日子,全靠着宫里维持,就比如宛平那边的很多瓜果农户擅长晒干果,专供京中大户,想来也是有山楂片之类的存储的。
化学工业点开前,在食品加工上,还是要靠着大自然。
就当京中,朱由校为自己媳妇儿额吃喝发愁之时,已经得到了出关干丫的一家伙命令的王在晋,也已经点好兵马,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出关去,劫掠一番,验证一下送来的地图是不是准确,给来年进军大宁卫做准备。
喀喇沁是两路入寇,大明自然是两路回击。
第一路,以潮河关守备满桂,无当卫的冉跃龙为主将,出古北口向西北方进军百里,目标是占据哈喇河套(现滦平)。
第二路,以冉天龙所甩一千无当卫为先驱,赵率教的龙骧卫押后,出喜峰口向北两百里,目标是占据插汉河套(现平泉)。
八百里茫茫燕山,山头上肯定是不能放牧生存的,为此喀喇沁三十六部都分散在燕山山脉中的一个个盆地之中,如承德滦平、赤峰宁城等地。
打大宁卫容易,真正难的是,如何将打下来的大宁卫守住。
自永乐迁宁王于江西,大宁卫开始废弃,北平行都司名存实亡。
永乐之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人想要恢复大宁卫但最终都是难以成形。
这个主要是形势对大明很不友好。
永乐时期还好,对于北元两股势力,朱棣都是谁强打谁,大宁区域虽然名存实亡,但都没落到蒙古人手上,即便晚年朱棣有恢复大宁卫的想法,也难以成行。
等到朱棣死后,宣德朱瞻基上位,安南都给扔了,更别说是恢复大宁卫了。
土木堡之前,本来是鞑靼人势力强悍,但在朱祁镇的放纵下,瓦剌也先的实力逐渐增强,压制鞑靼。
然后,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就再难以进取。
景泰至成化年间,瓦剌人开始内哄,经历了脱脱不败于也先之手,也先自立为汗,阿剌知院杀也先三件事后,瓦剌逐渐衰弱。
而在此时,鞑靼部夫人满都海扶持达延汗上位,并亲自率军攻伐蒙古卫拉特部、出征癿加思兰,消灭亦思马因,击退瓦剌,逐之于西北一带,统一北元。
而大明这边,成化也很忙,三犁辽东,广西苗乱,军事改革,一股脑全堆在一起。
止住了大明冲入深渊的成化帝,面对逐渐强盛的鞑靼,即便是组织了数次搜套、剿套,也只能起到一个压制的效果,无法做到剿灭蒙古。
而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此时的成化,已经进入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只能相信后年的教训。
明军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
弘治元年五月,鞑靼部首领达延汗,在亲政的第二年,亲自率军兵临大同,双方的战事一触即发。
然而,笑宗就是笑宗,双方的首次交锋中,弘治就选择了妥协,同意贡市。
从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达延汗每年都派遣大量使臣入京朝贡,换取回赠,然而,草原人的尿性,懂的都懂,不给打疼了,根本不会好好和你坐下来做生意,开始连年入寇。
弘治八年,时隔二十年,鞑靼人再次攻入河套,开始蚕食整个河套地区,无奈之下,弘治只能找出了年已七十的老帅王越挂帅出征。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年来的老帅王越就被牵扯进太监李广案中,被活活气死,最终弘治放弃整个河套地区。
弘治十年之后,鞑靼寇边逾加频繁。
弘治十三年,烟火聚落百万余家,旬日之间生产荡然,人畜殆尽。
弘治十四年,虏酋小王子等七八万骑从宁夏马池深入固原迄南,分路抢掠,火光营盘数十余里。
面对这情况,估摸着宪宗只能直呼,我这后人的智慧真棒。
整个弘治十八年,就是被蒙古压着打的十八年。
万幸,弘治他只有十八年。
1505年,十五岁的明武宗,正德登基,大明开始边境反击。
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爆发,四十三岁的达延汗于同年死去,四年之后正德驾崩,嘉靖进京,开始了自己励精图治的二十年。
而随着达延汗的死去,鞑靼内部也开始了内乱,一乱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间,鞑靼左翼、右翼、大明三方之间,
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爆发,四十三岁的达延汗于同年死去,四年之后正德驾崩,嘉靖进京,开始了自己励精图治的二十年。
而随着达延汗的死去,鞑靼内部也开始了内乱,一乱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间,鞑靼左翼、右翼、大明三方之间,直接开始了大乱斗,相互之间攻伐不断。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道嘉靖三十六年,鞑靼左右两翼,正式决裂。
左翼库登汗(东边)不是俺答汗(西边)的对手,率部向东迁入天寿山脉(大兴安岭)。
而占据大部蒙古的俺答汗,就是万历二十九年,把庚戌之变糊在嘉靖脸上那个。
隆万封贡之后,俺答汗接受大明顺义王封号,自此鞑靼右翼渐渐分裂、衰落。
但鞑靼左翼,却开始了崛起。
库登汗败于俺答汗之手,率部东迁之后,顺手就把泰宁、福余诸部给并了,等他死后,他的儿子图们汗继位,继续东进,征服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诸部,入寇辽东、蓟镇,然后就和他儿子布延汗一起让李成梁给锤了。
等到此时的林丹汗时期,实际上的鞑靼左翼,已经成了个破落户。
如今,熊廷弼正在为进剿建奴做准备,广宁的孙传庭也和林丹汗互相牵制,而这喀喇沁三十六部联军既然敢入寇,那就送你上路。
一营三千龙骧卫加上两营六千无当卫,再加上两万余蓟州兵马,趁着大雪,沿着喀喇沁撤退的痕迹,一路追了上去。
十月份的燕山山脉之中,已经非常的冷。
“呼。”
哈了一口气,暖了暖自己的手,满桂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我真的不想穿这新式装啊。”
“这么好的装,为甚不穿?”
闻言,冉跃龙奇怪的看了一眼满桂,颇为的不解。
大皇帝养兵,真的是在拿银子养。
蓟镇兵马也好,无当、龙骧两卫也好,那都是拿银子在养。
这次出关的三万余士卒,全身上下,都被包裹了起来。
从脑袋上的帽,到身上穿的袄、裤,还有脚上的靴,背上背着的被,全都是京中的制衣坊产出,市面上就没有卖的。
“暖是真的暖,但丑也是真的丑啊。”
听到冉跃龙的话,满桂忍不住给对方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样子。
此刻,满桂身上的衣,和传统的汉人衣冠不同,和蒙古人的打扮更是不一样,倒是和后世有些相像。
皇帝以方便整装为由,直接搬了一套后世的装。
帽子,是带两个大护耳的毛子帽。
靴子,是饱含后世风格的鞋,靴面上穿有小孔,用皮绳穿入其中,能将靴子牢牢绑在脚上,同时还要扎绑腿。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衣服,只分为了上衣和长裤两部分,统一的对襟正开门,没有外面臃肿的衬裙,袖口和脚踝处都留有绳可以拉紧。
这套衣,着甲还好,不着甲,真的是丑爆了。
约等于,后世人穿着一身土褐色的衣裤,自发下那日,就引起了士卒们无数的议论。(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