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2/2)
没有再理会周应秋,朱由校抬头看向毕自严以及其身后的一众官员道。“朝廷处理奸党之事,朕交给内阁统领,六部辅助,这件事情要处理的干净,利索。要兼顾京中京外,大江南北。”
斟酌着用词,朱由校看着在场的官员训话道。
“朝廷的动作要快,不能给一些宵小之徒霍乱人心的机会,朝廷的六部九寺,州府县城的大小官吏,都要参与进去,通力配合,不能搞单打独斗,更不能起内讧,彼此拖后腿。”
说着,朱由校的目光玩味的看了一眼叶向高和公鼐两人。
这俩人,叶向高是东林中人,南方地主代表。
而公鼐出身的蒙阴(山东)公氏,则是明中之后,江北地区罕有的“馆阁世家”,人称【五世进士,父子翰林】,是北方读书人的扛鼎之家,搞文学的。
不过,这公家的屁股,明显是坐在保守派一边,这公鼐他爹公家臣,当年和张居正对面喷,被张居正反手就给外放为官,结果等张居正都死一年了,公家臣还没干出政绩被召京城,死在了京外任上。
对于这个公鼐,朱由校也不怎么满意。
现在京中的纷乱,也有国子监的生员参与其中,这公鼐连手底下的学生都管不住。
“。。。”
听着皇帝的絮叨,毕自严等人趴在地上,一边听,一边心中冒出一种感觉。
有的人心中觉得皇帝对此事关注,对他们的能力不放心,才会有这些话。
有的人心中觉得怪异,因为他们担心皇帝乱来,而皇帝却觉得他们不会做事。
反复强调了几句后,朱由校转头看向兵部黄克瓒吩咐到。
“你列个章程给朕,将两京十三省一些原归五军都督府管理的卫所,改编为省府的巡检司巡检局,由兵部和省巡检司直接管理。”
说着,朱由校声音着重强调道。
“朕会令石景厂准备军械盔甲,给平乱镇暴的巡检司军队装备。”
“臣遵旨。”
皇帝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只觉得脖子一凉。
大明地方的军权,虽然名义上是都司指挥使在负责,但两百年下来,早就是改由各地总督、总兵官负责,而原由五军都督府管理的卫所,也归了兵部管理。
但即便如此,统兵权归将领,调兵权归兵部,而对地方和军将的结合,依旧保持着警惕,多少年了,闹大的也就只有一个境内女真泛滥的辽东。
虽然在新政之中,有巡检司分兵权的设立,但也只是在新政施行的地方推行,大多数省份还是没有动的。
而现在皇帝直接将部分卫所划为巡检司,直接归兵部管辖,这就是给了地方很大程度的自主性。
结合近些天时不时从南方传回来的消息,尤其是苏州知府被人给驱逐了,皇帝这就是明摆着要让地方官动刀子处理了。
别管什么冤假错案,动暴力机器往下平。
“今天朕说的,就这些,都处理好了,朕不想看到闹出太大的动静。”
看了一眼在场众人,朱由校从石凳上扶起徐婉儿,向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臣等遵旨。”
闻言,一群老师父们纷纷低头应声。
目送着朱由校两口子离开,毕自严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
“回去吧。”
眉宇之间带着股杀气,毕自严看了眼众人,开口到。
对于皇帝现在引爆的清理文社诗社的闹出来狗屁倒灶,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毕自严是深感厌烦。
但他也知道,这些事情不处理掉,大明就别想中兴。
作为一个地方官上来的人,毕自严清楚的知道,新政变法,到底是在从谁的嘴中抢食。
带着一群高官出了旧衙门,还没上马车,毕自严就看向黄克瓒问道。
“顺天府的巡检司军队,什么时候可以集合整齐,以待动用?”
“上次戒严不过十日,作训司的戚金又补了部分精锐兵马补入北京巡检司。”
闻言,黄克瓒当即就开口道。
“来时我已经派人去调集了,等我们回京,就能戒严城中。”
毕自严点点头,看向吏部尚书周应秋道。
“钱龙锡那些被打死之人的家属那边,你亲自走上一遭,人要安抚好,不要让再闹起来,该给的东西一定都要给到。”
“好,本官来安排。”
闻言,周应秋点了点头。
被打死的几个人,好几个都是朝廷朝廷官员,不能说是位高权重,但好歹也是个官儿,还是进士出身,京外京中不知有多少同窗好友,一旦消息扩散,被有心人利用,不知会惹来多大风波。
尤其是毕自言最后那句“该给的东西一定都要给到”,更是直指皇帝的举告法。
接受文社贿赂之人为什么会举告,就是因为举告后能得到特赦,能分得财物。
现在人虽然是死了,但该分的东西,还是一定要分到他家人手中的,否则皇帝的举告令就成放屁了,谁还敢举告。
对周应秋这个官迷的办事儿能力,毕自严是相信的,因为这人够狠。
转头看向礼部尚书孙如游,毕自严继续吩咐到。
“长陵那边,孙尚书亲自走一趟,不管用什么办法,将人带出来,不能再出乱子。”
“好,本官亲自去。”
闻言,孙如游也知道在事态更严重之前,必须要尽快坚决,当即应下,而后又问道。
“那若是不出来。”
“你若是做不了,就让那个陆文昭带着锦衣卫去,就算要杀那些人,也要在长陵外面杀!”
对于哭陵的人,尤其是在皇帝还和徐家姑娘又凑出一对儿的情况下,毕自严活剐了那些人的心都有了。
但属实不能在长陵里面动刀子!
点了点头,毕自言又看向人群中跟个小透明一样的顺天知府董应举。
“顺天府的官差、衙役也要做好准备,有些人,有些事,必须要坚决弹压,尤其是在秋粮将征的这个要紧关头,谁闹事,就严惩谁,绝对不要手软!”
“是,下官一定做好安排。”
董应举能看的出来,眼前的毕阁老是怒气在胸,连忙抬手道。
见状,毕自严点了点头,不用仆役帮忙,自己就拉开马车的门帘,走了进去。
“回城。”
“那些陵卫也要处理一下啊。”
就当毕自言带着一群人抹黑在士卒的护卫下网京城赶回去的时候,搂着徐婉儿睡觉的朱由校望着天板,心中喃喃自语。
陵卫,守陵的卫所军,大明军事布局中的一个奇怪存在。
不归五府统辖,不听兵部调遣。
最出名的,应该是孝陵卫士卒,那支在清军南下之时,拼命的军队了。
ps:十三陵卫介绍放作品简介(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