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那个童年(1/2)
“孩子三岁了。”次旺拉姆答道,“只是他玩去了,还没回来呢。”
六岁那年,他的父亲扎西丹增因为劳累过度吧,去世了。次旺拉姆带着六岁的仓央嘉措,被其他家人排挤,被迫转到了一个叫乌坚凌的地方,过着更加苦的生活。
客人走了,给他们家留了一些银钱当饭费,却也是有些多。
又有僧人叫他去一个叫门巴寺的地方学经,他当然还是去了。他一直没有再回来看他的妈妈,也许因为他个性太成熟,也许是因为藏在他骨子里的经历在作怪,他竟然比那些老僧人们定力还好,不但渐渐地越来越安心,而且越来越能够静坐思考了。他还对经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天已经黑了,房间里忙碌着人们。接生的是小村子里的一位中老年妇女,她在铁锅里用水煮着一把剪刀以备剪脐带之用。她没有能力把那把剪刀煮成美味佳肴,不过是为了消毒而已,这时正煮好了,于是把剪刀拿出来。
“你还会来?”小家伙笑起来道,“嘻嘻,说话要算数,我还给你!”于是他爽脆地把铜铃还给了光头客人。
他在巴桑寺里开始学一些显密佛家经典,还学了诗韵之学。那些佛典他还似懂非懂,而那些诗韵的书他却是真的慢慢懂了,因为他喜欢唱歌,这时正让他互相印证呢。
“孩子几岁了?”光头客人试探性地问,“能让我看看吗?”
这景象,非但躺着的少妇看到了,接生婆也看到了,就是屋外避忌等待中的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他们莫不又惊又喜,但关没有想得出这预示着什么?
也就这年,他们家附近的一座叫巴桑寺的,有僧人在那里收聪明的小男孩去读书学经,竟然来扎西丹增家问小仓央嘉措愿不愿去。他们那里,想读书只有去寺院!有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是愿意送孩子去了,而仓央嘉措更是愿意去,他对什么都好奇又好学,而且他根本就是天生不恋家的。
“过奖了过奖了!孩子是不笨,只是过于顽皮,不怎么听话。”扎西丹增客气地说。
他很早就会走路了,也很早就会说话,不但声音优美动听,而且记忆力惊人。他两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唱歌,而还不满三岁的时候,他爸爸和妈妈所会唱的歌,他都会唱了。而他也早就知道,自己是门巴族的人,父亲叫扎西丹增,母亲叫次旺拉姆,他自己因为小小便唱歌好听而且记性强大,被安了个美好的名字叫做洛桑仁青·仓央嘉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