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相差千年时光的两个倔老头(2/2)
实话说,章邯打死也没想到会经历这么一出,看着面前紧闭的帐缦,还是有些发怵。
要不是昨晚拔都亲自拜访,许诺不少好处,章邯他自己也有尽快结束西征的意思,这个破差事他真不想接。
不过,就算到了门口,他也不知道能否劝住速不台这个倔强的老头。
章邯眼神有些迷离;
记得在前世的时候,他住在农村的爷爷也是如同速不台这般。
章邯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大队书记,70年代没分地,就是田里的一个好手,被评为先进干部。
因为他爷爷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比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多些见识,且本人是个热心肠,所以特别受欢迎。谁家但凡有个困难,他爷爷都是最先出现的那个。
时间久了,渐渐就赢得了村民们的普遍敬重。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满中华大地,万物经发,市场经济的车轮开始滚滚向前。
章邯爷爷作为村里的当家人,看到去大城市的人回来,都改变了贫困的生活,毅然决然带着村里的几十口子壮汉,乘火车到南方打工。年底回来,众人大包小包,着实让村民们刮目相看。
听人说,那时爷爷是村里最神气的那个人,但凡随便出去溜达一圈,光是香烟就能夹满一耳朵。
时间的车轮不知觉到了二十一世纪。
章邯父亲在县城做了一些小生意,慢慢积攒些财富,买了商品房安了家。他们几次回老家接爷爷来县城享福,可每次爷爷都是只是住几天,就推脱说生活不习惯想回老家住,那里舒服,人多。
章邯当时很不理解。在他眼中,明明城市的田间更好,生活得更惬意,爷爷为何总是惦记家里的那几块菜地呢?哦,这是爷爷每次要离开说出的最坚定理由。
到了20年代,中国的经济高速腾飞,全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章邯也上了大学。
每年假期回来的时候,都能看到爷爷每天早晨天不亮,就会挑着几十斤的水桶,一遍一遍,浇他的那几亩蔬菜。
有时候,章邯想要上去帮忙,都会被爷爷笑呵呵用一句,你还在长身体,别压坏了给拒绝。
有一次,章邯偷偷装满水,想要偷偷帮助爷爷一下。可是最终他发现,那两桶水居然有七八十斤重。
连章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挑起来都感觉气喘吁吁,很吃力。他就纳闷了,真不知道爷爷那个年纪颤颤巍巍的身体,是如何能做到,稳稳当当挑起这千钧重担的?
直到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了几年,章邯父母头发那时已经出现银白,性格也渐渐变成爷爷的模样。
固执,倔强,有时还像小孩子似的发脾气。
章邯开始很不理解,有很多次和父母发生了争执,甚至因为毕业父母在事业上给不了支持,还对父亲埋怨过。
直到,老家传来爷爷去世的消息。
在回来村里那天,章邯听母亲说;
他爷爷前些天,依旧早上挑着担子去田地里浇他那几亩蔬菜。结果没想到,不小心一头扎进泥埂上,顿时没了气息。
等到章邯爷爷收敛那天,章邯老家灵堂,爸爸抚摸着胸前爷爷的黑白照片哭得撕心裂肺。
爷爷那张定格的黑白照片上依旧是那般不苟言笑。
斑驳的皱纹,跟着岁月的脚步爬满他那张英俊的脸庞,不过,爷爷眼底虽然浑浊,却好像时刻冒着倔强的毫光。
章邯爷爷静静地待在了黑白照片里,依旧用挺拔的身躯,仿佛依旧能扛起这个世界。
那时候,回想起爷爷当初的一些行为后,章邯忽然就明悟了。
对呀!爷爷始终活在70.80年代,那个意气风发的年纪。
那时候,他的行动改变了村里很多人的命运,他的行为赢得村里人的称赞。爷爷没有收过谁的钱,总是无私地帮助别人。
他始终有那股,属于那个时代,属于爷自己爷的精神。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好像忘记了这种精神,人们只为追名逐利,陷入世间的红尘。
爷爷,却依旧活在过去的时光里。
当把他接进城的时候,他的子女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用干。可是章邯父母不明白,这是对他爷爷最大的亵渎。
他的爷爷骨子里就是个好强的人,是个聪明的人,更是个有思想的人。
年轻的爷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找出路,老了爷爷依旧执着着那几亩菜地,直到在那几亩菜地倒下。
爷爷有自己的倔强,傲气。
当他不能顺应时代的时候,他依旧没有改变,他不想让子女认为他是一个需要照顾的人。
他要劳动,劳动,没命的劳动。
种出蔬菜,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他依旧是几十年前的那个自己,他有用,他还能干,他......
哎......!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