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4大局小局,矛盾重重(1/2)
除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头衔,腓特烈二世头上还戴着另一顶王冠。
那就是他的出生地,西西里的国王的称号。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
如果有个人,即控制了意大利的北部面积庞大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又控制着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地区。
那么居住在意大利北部梵蒂冈的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心中会有什么感觉?
毫无疑问,这种被南北挤压的局面,对他所领导的教皇国产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瓮中之鳖这个成语若形容的那种憋屈,恐惧的感觉,应该是最能直观表现出,这位教皇先生此时的内心想法吧。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早在腓特烈二世十几年前刚登基的时候,教皇格里高利九世的前任,就派遣他去带领十字军去收复处在穆斯林占领下的圣城
-耶路撒冷。
那会儿,刚登基的腓特烈二世还年轻,也没想那么多,接到教皇的吩咐,立刻就开始召集士兵准备出征。
只是在他召集士兵的这段时间,军营突然爆发了一场强烈的瘟疫,让他麾下士兵一度伤亡惨重。
上一任教皇就寻着这个由头,蛮横地直接把腓特烈二世给开除了教籍。
要知道,开除教籍,对一个信仰基督的基督徒来说,无疑是最严重的刑罚。这种惩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杀了腓特烈二世还让他难受。
盖因在此时这整个欧洲,基本全部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大环境中,教皇这
一行为,和把腓特烈二世开除出人籍并没有多大区别。
腓特烈二世那是虽然很伤心,愤怒,可并没有沮丧。
尽管那时他已经回过味儿来,心中十分明白教皇打发他去危险东征另有目的。尽管那时他已经被教皇开除了教籍,可他最后还是组织士兵,毅然决然去了。
到了中东后,腓特烈二世第一时间,开始与萨拉丁弟弟的儿子,阿米嘞苏丹进行谈判。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直接开战,因为幼年的腓特烈二世在西西里岛流亡的时候,当时的西西里岛,被周边的国家都占领过,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
在那里,腓特烈二世学会了阿拉伯语,这让他与阿米嘞苏丹谈判提供了基础,双方交流没有障碍。
在这场谈判中,腓特烈二世的表现相当不俗,他引经据典,花言巧语,居然真的让阿米嘞苏丹同意。
将圣城耶路撒冷归还给基督徒,并且,还答应和基督徒达成整整十年的停火协议。
阿米嘞苏丹之所以如此退让,除了腓特烈二世确实善于谈判外,也有他自身的一些情况。
他刚继承叔叔的大位,毕竟没有他叔叔萨拉丁那样的威望。自他登基之后国内政局便开始动荡,他这会儿也需要时间先解决国内的政治问题,不想和基督徒开战。
这才是他提出签署十年停战协议的主要原因。
利用这一穆斯林国内的矛盾,腓特烈二世赫然一下,成为了唯一
一个,不费一兵一卒,就从穆斯林国家收回耶路撒冷的基督徒。
当梵蒂冈的教皇得到这一消息后,不仅没有高兴,反而十分气愤。
教皇气愤的原因,倒也并非完全源于对腓特烈二世取得成功的嫉妒。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这帮顽固的穆斯林异教徒,是不会如此甘心,把耶路撒冷这座三教圣城拱手让出的。
腓特烈二世不费一兵一卒收回圣城,这期间,肯定暗地里出卖了基督徒的利益,和穆斯林在背后勾连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心里有了这个认知的教皇,还有他那不能对人言的政治算计,所以当腓特烈二世成为英雄回到欧洲之时。
教皇不仅没有为他恢复教籍,还以自己的无端猜想为借口,悍然出兵,攻击了腓特烈二世治下的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
现在,腓特烈二世就是个傻子,也明白教皇跟他的根本矛盾,并非在宗教上,而是在领地上,世俗权力上。
要知道,不管是领土还是世俗权力,这两种可都是每个世俗统治者不可触碰的逆鳞。
教皇的侵略行为,无疑彻底把腓特烈二世惹急眼了。
这会儿,腓特烈二世再顾不得什么基督教什么的,直接动身亲自前往西西里岛,开始组织当地居民编成军队,直接把教皇的军队赶出了自家地盘。
这场冲突以后没几年,上任教皇郁郁而终,格里高利九世继位天主教皇。
可他上任后,和腓特烈二世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