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砸碎自己墓碑(2/2)
斜着眼冷笑道;“我明白了。
我倒你今日发什么疯!莫不是见那讨饭的邯哥发达了,前呼后拥妻妾成群,你心里不平衡?”
李老爹像是被戳中心事,身子一顿,脸色变得难看。
他如此明显的表情,是个人都能看得出,和他生活多年的妻子又岂能感受不到?
明白老头被自己戳中了心思,其脸上立刻涌现出一抹得意。
继续嘲讽道;“你老头子也是怨天尤人,这命啊,天注定,半点不由人。
你老李一辈子算计来算计去,怎么样?不照样没有发达?
现在倒是把这些过错都归到儿子身上,喷喷。”
说着见李老爹面色更黑,头上青筋浮起,遂更加得意,立刻变本加厉说着;“人家邯哥儿发达了,你在这羡慕个什么劲?你要真有本事,把人家邯哥领到家当儿子,让人给你也盖十间八间大瓦房,也让你去过过那当老爷的瘾。”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倒是想,人家能同意?”李老爹憋了半天,
猛地起身,丢着这句话便走出屋子。
他妻子看着丈夫离开的背影,不屑撇撇嘴,自顾自上前把推翻的桌子扶起来放好。
蹲下,四下认认真真打量一番,见桌子毫发无损,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十一月,温度渐渐降低,章邯一家开始正式往新屋搬家。
盖新房在这个年月算是个顶重要的事情,因此章邯便命仆从婆子提前在门前挂上大红灯笼,布满彩绸红纸,放了两股鞭炮,这才算是正式入住。
之后,章邯还拜托百川叔请来几个族长,族人,以及乡邻。在院子,胡同摆了整整二十桌,算是庆祝他家的乔迁之喜。
当然,酒席分子钱是收不回来的,各种鸡蛋、野味。干竹笋倒也立可敦倒是收了不少。
一个月恍惚而过,这时三合村村民田里已经在没有伙计,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猫冬。
大人们是终于能闲了下来了,可是村里小朋友们却遭了殃。
他们再不能像往年那样睡到太阳晒屁股,而是需要三更起,五更便冒着寒冷的天气,朝土地庙方向走去。
却道为何?
原来是那章邯家修建完成后,他并没有让李瓦匠他们就地解散,而是重新聘请他们为章家翻修祠堂,为村里修建私塾,为章邯父母翻修墓地等事。
接了章邯一连串的工程,直让李瓦匠走路带风。他这段时间不仅从章邯这里挣到了丰厚的佣金,且手下还组织起一支像模像样的建筑队。
在
任何年月,一向都是人多活少,村里就更加严重。
手里握着章邯许多订单的李瓦匠,忽然就成了附近几个村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村里私塾是盖的一间六十平米的瓦房,地点就修筑在村中土地庙侧方一百米处。瓦房南边围着一圈栅栏,东西分别是耳房和伙房,供请来的李先生居住。
再穷不能穷教育,作为章邯惠及乡里的重点项目,章邯自然十分关注。
不仅每月给学堂李先生开二两银子的高薪,而且还规定,除了入学需要象征性交给先生一份束脩礼外,前三年所有学费免除。直到第四年开始,每年学习最优秀的三人依旧免除,最长能持续十年。
这比起镇上的私塾简直可以说跟白捡的一样,大多数村民也都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这是千百年中原文化普及形成的共识,只是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有了,自然报名踊跃。
当然,很多村民除了希望自己孩子能读两年书识字外,还有一个不为外人道的小心思。那就是期望自家孩子能被章邯看中,从此鲤鱼跃龙门。
事情的起因还是章四他们引起的,当偶然好事的村民,不经意询问章四怎么会被章邯收为义子时,章四也没想这么多,便一五一十着实说了。
一传十十传百。
这可引起轩然大波,大家没想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只是跟着章邯混了几年,认了个义父,居然短短两三年成为数万军
队中的高级将领,独当一面?
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真切发生在自家眼前,怎么能不让这群三合村村民眼红心热?
若说是刚开始,大家还只当章邯在外界发了横财衣锦还乡。
可随着了解的事情越多,知道那前几年参军的邯哥儿,如今是帝国顶尖的贵族,手里金山银海,大军如云之后,哪个人还淡定得下来?
在他们眼中,章邯已经不仅仅只是衣锦还乡的后生晚辈,而是成了一条粗了不能再粗,他们这个三合村,几百年都没有用出现过的鼎鼎大人物。
是那种拔根汗毛都比他们大腿粗,巴结便能立刻翻身,飞黄腾达的人物。
故事情私下传播开后,接下来几日,不仅是村里适龄儿童入学堂成了三合村的一种风潮,章邯家也是成了乡亲们串门的首选之地。
每天都有一群老娘们来寻找章邯的妻子也立可敦唠嗑,而更稀罕的是,章邯的妻妾们居然对此也颇有兴致。
一个个跟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一般,每日与这些村妇聊家长里短。
短短半个月时间,她们走在村里时,已经能悉数叫出村中妇女的名字。
章邯在家中呆了几日,便被女人们叽叽喳喳烦得不行,只好一头扎进军营中操练起麾下的部队来。
与此同时,黄花山张二麻子这股章邯暂时遗忘的贼人,也不再安分。
眼见马上就要入冬,这些贼寇看着日益减少的口粮也是挠头发愁。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