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真话(2/2)
荆明正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乌衣书童的身上。因王承一直低着头,又只是个小小书童,皇帝自然没怎么在意他。此时看他,才发现少年一双眼尤其明亮,亦或者说,是他眼中流转着的情绪,令荆明正尤其在意。
他正待开口询问,眼角扫到太子来了,余音也就收住,将满腔的疑惑压了下去,转而看向疾步行来的太子。待荆自影行到近前规矩行了礼后,君王才开口问道:“枫城的事你可听说了?”
荆自影满面凝重地应了一声:“才听说。”
君王又问:“你打算怎么处理?”
荆自影抬首看了一眼君父,猜不准他如此问的用意,想了片刻,如实说道:“秋拣梅还掌着自来馆,也算是天子幕宾,又是丞相之子,若不严惩凶手,恐难服众。”
荆明正捧紧了茶盅,目光幽凉,没有说话。凶手自然是要严惩,可严惩了之后呢?荆国与拓跋维持了数十年的关系破裂,两国开战在所难免,离崖关外的胡人更是虎视眈眈……
君王抿了口茶,深吸一口气后,一摆手道:“罢了,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荆自影眉眼一跳,不确定地问了一句:“父皇的意思是?”
荆明正看向自己的儿子。太子身穿明黄蟒袍,长身玉立,风华无双,比起自己在这个年纪时的安于现状,这个儿子显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朕老了。”君王悠悠一叹,“这天下迟早是你的,是战是和你自己拿主意,只是……”话锋一转,连带着脸色也凝重起来,道:“身在高位,凡事不可意气,用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信的,用不得;有些人用得,信不得。”
荆自影何等聪明,自然明白他话中的‘有些人’指的是梅庵那对夫妇。秋、白二人的性格确实令人难以琢磨,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秋拣梅要的无非是一个平稳,而白凰翡要的只是一个公道……可这两样,他都给不了!
只要白凰翡还在一日,君父对她的戒心就不会消除,这也就注定了他二人不可能真正逍遥。
但在对待拓跋这件事上,荆自影却有十足的信心。
“儿臣懂得,只是非常时期,该用非常手段。若是老将军有个闪失,胡人必定趁机兴兵来犯。我军虽然军力强盛,但兵分两处也是捉襟见肘,这就得看领军之人的能力。”
荆明正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你非得用她?”
太子反问:“父皇心中还有更为合适的人选吗?”
荆明正无言以对。
太子又道:“拓跋屡屡生事,胡人蠢蠢欲动,无非是看重我荆国国中动乱,君臣不同心。重新启用白凰翡,流言不攻自破,也能振奋军心。再者,白凰翡曾于离崖击退胡人,若真的再起战乱,由她挂帅最为合适不过。”
这些道理荆明正明白,可正因为明白,他才会如此犹豫。有些错已经造就了,就不能回头,只能昂首挺胸向前看;哪怕双肩已经承受不住,哪怕脊背被压弯,他也只能咬牙坚持。
他身在高位,脚下是万丈深渊,一旦低头,便会看到无尽的黑暗。
最终,他无力地闭上了眼。
荆自影不再多言,静等片刻,确定君父没有话吩咐了,方揖礼告辞。
眼见太子远去,柳青书也犹豫着是否告辞。他身后的王承却上前一步,似笑非笑地看着瘫坐在椅子里的君王,凉悠悠地问他:“如果将太子刚才的一席话转换一下意思,那就是说当初圣上缴白凰翡兵权的决定,是错误的。您看,连您的亲儿子同你说话都要拐弯抹角,又有谁敢同你说真话呢?”
荆明正陡然睁眼,眸中精光犹如寒芒,直直地盯着眼前的乌衣书童。
柳青书已经惊吓出了一身冷汗,拉着王承双双跪倒,连声请罪。
乌衣书童高高扬起了头,得意地看着因为他几句话而变了脸色的君王,再次出声:“近一点的五王之乱,远一点的荆太息之死,再往前追溯便是科举舞弊案!圣上敢说自己没有做错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