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君臣之别(1/2)
二月初十,帝后起驾往小台池春猎,太子率领百官送仪仗出城,至午时方折返回宫。正接到拓跋国书传来,看后长眉紧锁,让牵福请秋拣梅入宫。
秋拣梅来的倒是快,荆自影屏退左右,将拓跋国书递给他看。
看后,秋拣梅的脸色少见地凝重起来。
荆自影道:“一旦拓跋哈达彻底掌权,必先快刀斩乱麻解决内部矛盾,剑指秋山。”
秋拣梅道:“国丧期间开战,料是他也没这个胆子触怒各部。秋某担心的是他要接重华公主回国奔丧的事。怀安王一死,与拓跋的联姻名存实亡,公主若在荆国,将来开战也是拓跋失义在先,于道义上咱们占了理。可一旦重华公主返回拓跋,他们便可能以此为由出兵讨伐,”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抬眼看着坐在案后的太子,字字清晰地道:“一旦荆国与拓跋关系破裂的消息传出,胡族即便不与拓跋结盟,也必定趁火打劫。”
经他如此一说,荆自影心中忧虑更盛,“老将军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朝中无将可遣,虽说军需充盈,可也经不起两处战线。可若是不放重华回去奔丧,荆国已占了不是!”
秋拣梅沉吟片刻,道:“不妨问问重华公主的意思,她若是愿意回去,派人护送她回去便是;若是公主不愿回去,便让她自行修书回国,解释因由。”
听他这话,荆自影追问:“你可是有了护送的人选?”
秋拣梅低眉道:“梅阁创立之初,便是为打探各地消息。冬月死后,我将阁中重新肃清了一遍,如今剩下的人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
他说着话,从袖中取出麒麟暖玉,递到案上,“凭此玉,可号令他们。”
荆自影将眉头蹙的更深,眨也不眨地盯着他,沉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秋拣梅道:“从拓跋来的消息无需经由梅庵。”
荆自影垂眼瞧着案上的小物件。暖玉生温,麒麟纹路清晰可见,透过殿中摇曳的火光,能见里头剔透的血丝。
太子爷忽然将眉头一皱,别开了眼,冷然道:“收回去。”
秋拣梅往后退了一步,拱手揖礼,并不答话。
“秋拣梅!”荆自影起身,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吼出:“你把本宫当做什么了?”
文弱公子一抬手,坦然道:“殿下是东宫太子,荆国未来的皇。”
“好一个东宫太子,好一个未来的皇。”荆自影嗤笑着后退数步,满眼嘲讽地看着那个垂首低眉的人。这个男人呵,分明打从心底里瞧不起他这个太子,却又一步步地为他巩固着这个位置。
他低眉瞧了一眼案上暖玉,眉宇凝出些冷光来,“你少在本宫面前做出这副样子来,没了你的人,本宫还不能应对拓跋了吗?”
“秋某身为殿下谋士,只在为殿下出谋划策,至于是否采纳,全在殿下。”秋拣梅上前一步,将暖玉袖入袖中,眸子里露出些温润的光来,抬眉看向愤怒的太子,“殿下又何必恼怒?”
荆自影一时无话。
秋拣梅一向都是这幅德行,只管自己安生,不论旁人感受。
“如今本宫才掌国政,你就要将君臣分的如此清楚,将来一朝登基,你是不是要向朕行三跪九叩之礼?”
秋拣梅轻轻一笑,“殿下也可下一道恩旨,免除秋某叩拜礼。”
荆自影气的浑身乱颤,强忍想要将他揍一顿的冲动,半晌才平复了心情,重新坐了回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心思却如何也拉不回国政中来。
最终,他只好烦闷地挥了挥手,道:“你走吧。”
秋拣梅也不多留,告辞而去。
出了青云宫的大门,文弱公子立身老桂树下,回首望了一眼那座曾经无数次出入的宫殿,忍不住捏紧了手中的暖玉。
暖玉生温,那温度虽然不高,但足以令他一颗冰冷的心回温,却也仅仅能支撑着他转身离开而已。
七岁进入梅庵,除了父相,那座冰冷的宅子并无一人同他说话。直到太子爷的到来。
初次见面,父相便叮嘱他,太子是荆国未来的皇帝,你只能是他的玩伴,不能是他的朋友。
七岁的秋拣梅心里十分不以为然,他既不甘心作为别人的玩伴,也不需要朋友。所以,太子爷每次来梅庵时,迎接他的永远是那张冰冷的脸,以及扎心的言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