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浮萍柳絮(1/2)
整整二十六年来不曾入梦的旧人,这些年一直忽略的问题,这段时间不断地出现在了他的梦里,不分昼夜地诘问着,问着那个他也在苦苦追寻答案的问题。
当年一念之差,便要受尽这么多年的煎熬!他想要弥补,这些年殚精竭虑,只为了守好荆国,还给兄长一个太平之国。可总有人不让他如愿,树欲静而风不止,这股风的源头直追当年旧事。
归根究底,是白凰翡!
拔掉了风源,风自然就息了。他有很多次机会,五王叛乱,与她一个逆贼的罪名,谁都无话可说;此番刺君,他只要断下一个斩立决,而不是给了他们三天时间去找出真凶,白凰翡的人头也早已落地了。
荆明正起身,由着小太监替自己披上常服,洗了脸,梳了头。梦中狼狈一扫而光,精神抖擞的他,又是立在荆国权力顶端的男人,无人能撼动他的位置。
小太监端上一盅糯米粥来,声称是皇后娘娘亲手煮的,着人送来的。
荆明正吃了两口,冰镇后的糯米粥软绸香甜,入口既融,看得出烹调的人是用了心的。令他想起了一些往事。
年少时常随兄长往公孙家跑,打着请教公孙老爷子问题的旗号,却是悄悄拉着两姐妹去游山玩水。回来自然免不了一顿责罚,兄弟两个被罚去皇陵为太宗皇帝扫墓。
溜到皇陵看他们的总是妹妹公孙陌,她一向喜欢舞刀弄枪,装扮成男儿的模样,虽然破绽百出,自己却洋洋得意自认无人能识破。带给两人的是姐姐精心烹调的食物,或是三两样小菜,或是精致点心,有口味上佳的,但更多的是犹如砒霜难以下噎。
如今她的手艺与宫中御厨相比也不遑多让,可她下厨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只在偶然佳节时,才会亲手煮上一盅粥,或是炒上一个小菜,令人送来紫武宫。
她越来越像一个国母,娴熟端庄,即便是笑,也是轻轻地牵着嘴角,弯弯眼角,再不是从前那样笑的前俯后仰,也没有察觉自己失态后的娇羞模样。
从前他是四皇子,她只是公孙家的大小姐,如今二人为帝后,位在顶端,都得小心翼翼地抬头挺胸,不让头上的王冠掉下来。
一碗粥吃完,皇帝赞了一声好,“朕记着,去岁时拓跋上贡的贡品中,有几匹蚕丝织的纱,你去找出来,送两匹到云宫去。”
甄熹讨巧地应了一声是,亲自去库房寻了出来,两个小太监捧着纱进来给皇帝过目。
荆明正亲自挑了两匹青蓝纱,着人送到云宫去,余下的仍搁回库房去了。
甄熹却以眼神示意抱纱的小太监慢一步,上前抚了抚纱布,赞道:“这蚕丝织纱就是不一样,冰凉丝滑。这么炎热的天,一穿上这个,保证暑热全消,浑身清爽。”
荆明正回身坐在榻上看折子,笑道:“单是这一匹纱,便要三十人织上半年。都说蛮族女子只晓弓马骑射,却不想她们也有如此心灵手巧的一面。”
甄熹连连称是,状似不经意地说道:“这天儿一日比一日的热,宫里的下人都好几个中暑了,在这么热下去,可怎么是个头!老奴听说,如今市面上的冰一块难求,就连丞相府的冰块都紧缺起来。相爷这一卧床,要是再中暑的话可怎么是好?也但真是难为了秋公子,要顾着相爷的病,还要看顾怀有身孕的郡主……”
荆明正听他念叨了这么一大堆,抬头觑了老太监一眼。笑骂道:“你如今胳膊肘都晓得往外拐了?”
甄熹打了个千儿,赔着笑脸道:“老奴这是担心圣上的身体,自打相爷卧床后,朝中事务便繁杂起来,虽有太子和老将军帮着,终究是少了个人。这些日子,圣上被梦靥的次数增加,太医也说是操劳太过的缘故。”
荆明正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只道:“着太子亲自送五车冰去相府慰问丞相的病况……”他目光一抬,扫过小太监手上捧着的蚕纱,道:“将那两匹殷红纱也送去。”
甄熹面上为难,“这颜色太鲜艳了,恐怕不适合相爷……”被荆明正一瞪,他故作惊讶地明知故问:“圣上这是赏赐给郡主的吗?”
荆明正低头看折子,再无一句话。
甄熹乐颠颠地跑云宫传旨去了,回来时见皇帝正疲倦地揉捏着眉心,他也心生不忍,道:“才刚老奴听太子妃提起,说这两日,三殿下不思饮食,恐怕是暑热闹得。”
想起自己幼子,荆明正心生怜爱,当即便道:“朕去萍絮宫走走,不必摆仪仗,也不必通知娴妃接驾。”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