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黄雀在后(1/2)
荆庭显然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他不动声色地算计了所有人,自己置身事外毫发无伤。
在这盘以天下为赌注的棋局里,所有人都以为荆明正是那个执棋人,殊不知螳螂捕蝉,荆庭就是那只躲在其后的黄雀,看似无害。
而秋应良也是一样,他用年少的外表蒙骗了许多人,包括秋拣梅与白凰翡。这两人再怎么洞察人心,也料想不到他会和荆庭扯上关系。
“你不该杀了冬月。”秋应良看着荆庭小口小口地吃着酒,他自己灌了一大口茶,面色略有不甘,“秋拣梅不会善罢甘休。”
荆庭不以为意,“他再怎么查,也查不到我头上来。”
秋应良跟着秋拣梅的时间不长,但在梅庵的三年,足够他了解文弱公子。此人爱憎分明,即便他知道冬月曾经骗他,那份养育之恩是忘不掉的。何况冬月的死那样明明白白,并未做任何的掩饰,即便他不查,官府的人也定会穷追不放。
枫城知府林滨和刑部尚书王清晨都是认死理的人。
荆庭见他不作声,随口说道:“冬月对你也算照顾有加。”
“她不过是想让自己减轻些罪孽而已。”过往点滴就如此被秋应良一句话盖住,云淡风轻,无情无义。
荆庭笑问:“那么秋拣梅呢?当年若不是他收留你,你早已饿死街头了。”
秋应良更是冷笑道:“王爷知道我为什么会出现在相府,也知道若非为了利用他,也不会待在梅庵。”他闲闲地荡了荡茶,努力保持着面上的平静,装出一副大人的姿态来。“何况,他也并非真心待我。”
看着面无表情的红衫少年,荆庭无端地想起了一句话:宁可负尽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
秋应良便是这样的人,有此性格,若有足够的眼界与胸襟,必定会成为一代枭雄。只可惜眼前这人十五六的年纪,便已经深陷仇恨不能自拔,在最好年华便负了天下人,剩下的,只有天下人负他。
唯一能了却他遗憾的,只有在有生之年,了却他心中仇恨。
元丰三十三年那桩科举舞弊案中,主考官薛成林一家被流放,中途死于淮阳,余下独子苟活于世。而十三年后,太子荆太息也在流放途中死于淮阳,留下了独女白凰翡!紧接着便是楼启之死、钟家的火,谁又能想到,这一切都是那个小小少年的复仇所致?
薛煜借着婆罗门主与令侠王的纠葛,一手制造了这一场惊天巨变,而其中牵扯进来的荆明正推波助澜,让他这个幕后元凶更加扑所迷离。借荆明正之手杀楼启,在钟家最春风得意时将其毁于一焗。
他的复仇如此完美,完美的丧心病狂。而如今,他的儿子也在步他的后尘。
秋应良与荆庭联手推动了五王叛乱,设计金水村命案引白凰翡上套,随即又抛出那封手书,最终在白凰翡心里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若非琉璃月一时心软,此刻白凰翡早已被斩首示众,那时军中大乱,以秋拣梅的性格,无论是要替白凰翡报仇还是就隐忍不发,朝堂之上必定动荡,太子之位不稳,离东宫易储的时间就不远了。
只是可惜人算不入天算,这两个极聪明的人,算计天时地利人和,偏偏忽略了一个‘情’字。
琉璃月自幼与白凰翡一处长大,早已将她视作家人,又怎生忍心看着自己护了一路的人身陷囹圄?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不愿再失去小妹。
手刃仇人固然畅快,可这剩下的恶果会令人生不如死,所以她选择了替师妹去死。
秋应良不同,因为他是没有心的,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情义,死了谁他都不会心疼,只会计较是否对自己复仇计划有影响。琉璃月的在他计划之外,却并不惊讶,反而有些欣喜。
死的人越多,白凰翡心里那把火就会烧的越旺,等这把火将她整颗心都炙烤一遍后,便会席卷整个荆国。
“方家已经没了,接下来便只剩下上官府了。”秋应良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一个天真的笑来,“王爷觉着,上官谦是病死好,还是一把火烧了好?”
荆庭盯着他那张笑脸看了一会儿,不禁毛骨悚然,手上动作僵滞了一下,高粱酒顺着酒爵洒在手背上。
“这天下事,有什么比父子反目更让人痛心疾首的?”荆庭从袖中取出一方稠帕,慢吞吞地擦拭着手背上的酒渍,“母亲被逼死,自己也被逐出家门,如果再遭人追杀,上官伯乐会发疯的。”
秋应良歪着头想了一下,问道:“他现在在哪里?”
荆庭笑着摇了摇头,语调轻松地道:“不能告诉你,万一你一激动又把他给杀了,会坏了本王的计划。”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