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主要目的(1/2)
和聪明人对话总是让人感觉说不出的舒服,现在的库利科夫就是如此,他满意的看了萨夫瓦1眼,第1次认为总统父亲的事业之所以如此的不顺利,就是因为身边缺少类似萨夫瓦这样的人,呵呵,1个边防军的少尉?简直是太屈才了。
库利科夫当然需要尽快将国立医院大捷的消息公布出去,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1,可以为总统父亲减轻压力,堵住那些因基兹利亚尔恐袭事件而向克里姆林宫发难的家伙们的嘴,第2,可以推动51镇对峙局面的快速解决。
在这两个好处中,第1个很容易理解,但第2个就不太容易想明白了,或许有人会在这里问个为什么。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不要忘了,在国立医院大捷中,不仅有6十4名恐怖分子被打死,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杜达耶夫的侄女婿拉杜耶夫,1旦这个消息被据守在51镇中的那些恐怖分子们知道了,猜猜他们会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他们可能做出两种反应:第1,在群龙无首且绝望之下,选择向联邦军队投降,这个结局无疑是最好的,也是莫斯科最希望看到的。如果在国立医院取得大捷的情况下,51镇的恐怖分子又选择了投降,那么莫斯科就等于是完美的解决掉了此次恐怖袭击事件,总统父亲甚至都会亲自飞1趟高加索,趁这个机会给自己多捞1点政绩。
但实话实说,依照车臣武装分子过去的作风来看,这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却绝对是少之又少的。
第2,在群龙无首且绝望之下,那些据守在51镇内的恐怖分子,将会屠杀人质作为报复,而这种结果同样是库利科夫目前希望看到的。
现在,俄军已经将51镇团团包围,之所以没有发起进攻,不是因为打不下来,而是因为被俘的人质太多,俄军投鼠忌器,不敢冒冒失失的发动进攻。
必须认清的1点是,在目前解决这1事态的各项努力中,达吉斯坦地方政府1直都在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们试图将主要责任推给莫斯科,而达吉斯坦地方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可不仅仅是因为担心人员伤亡太大,从而导致后续影响太过深远,他们的意图中包含了很复杂的东西。简单举例:如果解救行动由莫斯科方面来负责,责任也由莫斯科方面来承担,1旦在解救行动中,被俘的人质出现过多的伤亡,那么达吉斯坦民众对莫斯科的反感情绪必然会激增,而这便给了达吉斯坦地方势力更多的筹码,是他们在与莫斯科的交锋中,占据更多优势。
作为总统父亲的全权代表,库利科夫当然明白那些达吉斯坦官员们的小心思,所以,他虽然没有办法退缩,却也想着以尽可能稳妥的方式解决这次危机。
但是反过来,若是51镇中的那些恐怖分子突然开始狂躁的处决人质,那么库利科夫就不用再有那么多的忌讳了,他可以第1时间命令严阵以待的b部队发动进攻,因为在恐怖分子屠杀人质的情况下,俄军不管在行动中造成多少人质的伤亡,都可以将这些伤亡算到恐怖分子的头上。事后,哪怕数百名人质全都死绝了,那也是恐怖分子的丧心病狂造成的,如果有舆论指责俄军的救援不及时,库利科夫还可以顺势将这口黑锅扣到达吉斯坦地方官员的头上,毕竟他是从莫斯科匆忙赶过来的,等他赶到基兹利亚尔,了解了情况,再做出布局,肯定会浪费时间的。如果达吉斯坦的地方官员有担当,有能力的话,他们就应该第1时间排兵布阵,解决危机。
没错,对于库利科夫,准确的说,对于远在莫斯科的总统父亲来说,现在基兹利亚尔危机的最关键问题,并不是解救人质,也不是剿灭恐怖分子,而是如何将主要责任甩出去,只要别让总统父亲因这1危机而成为千夫所指,那么别的任何问题就都不重要了。
不过,这种龌龊的想法,库利科夫当然是不能明白说出来的,他可是内务部部长,代表的是莫斯科,是克里姆林宫,如果他把这种想法明白的说出来,又被人曝光出去的话,那么整个俄罗斯联邦都将出现1场政治动荡。
幸运的是,年轻的边防军少尉很聪明,他的领悟能力很强,这无形中省却了库利科夫的很多麻烦。
“你所说的那部短片现在在哪儿?”沿着阶梯的边缘走了几步,库利科夫审慎的思索了片刻,问道。
“就在我的人手上,”萨夫瓦很自觉地跟在对方身后,亦步亦趋。
库利科夫看了他1眼,什么都没说。
萨夫瓦与他对视1眼后,小声说道:“您稍后,我安排人送过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