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回 曲线回调(2/2)
也许在提起曹操的时候,后世人只会联想起诸如“曹丞相”、“魏公”、“魏王”、“魏武帝”这些高官重职,好像曹操一登场就是个位高权重的人物,却往往会忽略掉曹操最早出仕时只不过是小小的洛阳北部尉与顿丘令,换句话说曹操也是从“基层干部”做起的。但正是因为曹操曾做过“基层干部”,使其对农桑产业方面的事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当然,曹操的幕僚家臣如果没有合适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去处理什么军政诸事。这就好比是政府机构里的小公务员与某个大官家里的大管家一样。小公务员可以去处理公务,大管家却不可以处理小公务员的事务。而陆仁如果成为了一个幕僚,他其实是不具备行政权的。
只是虽然说定下了把陆仁“曲线调回”的方法,曹操却又看得出陆仁这家伙对高官厚禄、青史功名什么的好像并不怎么在意……其实陆仁也不是真的就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陆仁的脑子里一心只想平平安安的混完这两年多就带着婉儿回现代逍遥自在。
“两天前她说会去陆仁那里住几天,看她的样子到是对我吩咐给她的事做得很不错……陆仁,到真是便宜了你这个小子了。”
这话一说,曹操也头痛了起来。想了很久,曹操只能有点郁闷的叹了口气道:“看来只有在在起兵之后,让他去押运一下粮草了……”这可能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陆仁唯一能捞着点功绩,又不和其他人争什么的活儿了。
其他人都以为曹洪会因为丢掉立大战功的机会而不高兴,但曹洪却露出了几分喜色,向曹操用力一抱拳道:“曹洪愿往!”
以曹操爱才如命的性格,会放弃一个“萧何”?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曹操才会想把陆仁给尽快的调回来,以至于小宴的前半截曹操与一帮子人完全就是在谈论陆仁的事了。
中秋欢宴业已散去,曹操此刻正坐在后院凉亭中纳凉赏月,顺便让已经稍带出几分寒意的中秋晚风吹去几分身上的酒意。
此刻的曹操心里甚至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如果陆仁没有被罢去官职,那么今年辖下的粮谷收入至不济也该保持着一百五十万斛左右的数字。要是再加上陆仁在萌村搞出的那些农副业来增加税赋……荀彧不止一次向曹操提起陆仁可比拟汉相萧何,而看到了陆仁做出的实绩的曹操已经完全认同了这种说法。
建安三年的秋收入库不是比建安二年少了七十万斛吗?而这七十万斛是什么样的概念?
想到这里,曹操的心里面也有点酸酸的。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在人才与美女之间,曹操肯定会选择前者,更何况曹操早已经意识到了陆仁这个人的价值?
曹操调陆仁回来,目的当然是想让陆仁去司管辖下境内的经济生产,但陆仁仅仅是作为一个幕僚的话,是没有相关的也是必需的行政权的。但这不要紧,因为把陆仁征辟为曹操的幕僚仅仅是一个过渡而已,只要陆仁在曹操这里立下点什么功绩,那么曹操就可以借着陆仁的这点功绩正式的上表朝庭举荐,这时就可以把陆仁放到原本应该放的位置上去。说白了就是让陆仁在曹操的幕下镀一镀金,够火候了就升职。
“也罢,明天我也去萌村看看,看看你那个小小的萌村是不是真如奉孝所说的那般富庶。若是事有可为,不妨顺便把该定的事给定下来……”
但这一点对于曹操来说,想完全把陆仁完全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可就不是用高官厚禄就能做得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在席间听说有一支吴郡的陆氏子弟来许昌来投奔陆仁,陆仁又欣然接纳时,曹操都心中暗喜了好一阵子。那个时代的人都重视宗族发展,曹操当然也不会例外,那么在曹操看来,陆仁这么做显然是想在许昌这里安顿宗族,而陆仁的宗族如果定居在了许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陆仁就不会跑掉了。
但如果是曹操以司空府的名义征辟陆仁,那么陆仁的身份就只能算是曹操的幕僚,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家臣,而朝庭官员与家臣之间的区别其实是很大的。而曹操如果仅仅是个人征辟,朝堂官员也没什么话可说。
可能曹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作出了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选择……
众人再度哑然,心说曹洪怎么会这么高兴给陆仁当一回下手?郭嘉都其至在怀疑曹洪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又给陆仁下什么套了……
一阵阵的晚风把曹操的头脑渐渐的吹清醒了许多。抬头望月,曹操眯起了他的那双招牌细眼,心中在暗暗思考着陆仁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