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回 愈发恶心(2/2)
先是刘备,后是孔融,都挤到了陆仁的席间。
还一句话陆仁没说,就是陆仁搞出来的酒是有经过初步蒸馏的酒,酒精度数大概在十五、六度左右,比起当时普遍的纯发酵型酿造酒,酒精度数上要高了两到三倍甚至更多。以当时人们的酒量而言,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酒量的人一斤酒灌下去差不多就晕了。就算是搁到现代,三十汉斤这样的酒也得够一个人喝好长一段时间才对。
另一方面,陆仁真的是不想和弥衡有什么交集,这当然是因为陆仁知道弥衡早晚会得罪到曹操的缘故有关。你不理我?正好!我还不想理你,省得到时候曹操来找我的麻烦。
刘备也没有理会弥衡。对于刘备识人的眼光,陆仁是从不怀疑的,所以陆仁相信刘备已经看出弥衡是个什么样的货色。除此之外刘备现在的处境可很不怎么样,许多方面上其实和陆仁都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没必要惹麻烦上身。
弥衡是个什么样的人?抛开史料中的记载不算,只说在此刻的陆仁看来,弥衡是个长相很不错的帅哥,但也是个一眼望去就会让人觉得很难打交道的帅哥,因为弥衡的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无比高傲的味道,既让人觉得难以接近又让人觉得讨厌。
孔融大失所望,但仍有些不甘心:“那……可否请陆君你去郭奉孝那里……”
陆仁是有这样的感觉,而弥衡的举止也仿佛是在映证着陆仁的感觉。除了刚开始的互相介绍与入席时的礼节之外,弥衡在入席之后压根就没有和陆仁、刘备说过一句话,甚至在神情中都带出了几分不屑,仅仅是和孔融有所谈笑,这到和史料中记载的“恃才傲物,臧否过差,见不如己者不与语”没什么分别。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陆仁却知道曹操其实一向都很讨厌孔融,而这也是陆仁一直以来都不大愿意和孔融打交道的主要原因。陆仁就是想平平安安的混完几年日子再回去而已,实在是不想因为与孔融之间的事给自己惹来什么麻烦。
不过这些和陆仁没多大的关系,相比之下陆仁现在的头都很痛,因为陆仁是来找蔡琰的,而这两货突然冒出来,还挤到了陆仁的身边,那是怎么个意思?别的不说,陆仁和蔡琰事先约好的一些事,现在感觉都不太方便出手了。
陆仁讶然道:“那一坛酒有将近三十斤啊!”
陆仁赶紧摆手道:“别!这到不是我拉不下这张脸来,而是老郭那家伙也是个出了名的酒鬼,但有闲暇就常常会喝个烂醉如泥,那点酒还真不知道够他几天灌的。”
孔融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嘟嘟囔囔的发了一通很是不爽的牢骚,其中还有一些当初在曹操下达禁酒令时就不满的话,比如“天有酒星”之类的,听得陆仁都下意识的把身子错开了许多,试图离孔融远上一点。
要知道陆仁那时虽然经常是在城外跑任务,但他毕竟是许都令,许都城中如果有点什么新闻事件发生,陆仁肯定是第一时间就会知道的。再说弥衡要是仍和原有的历史上闹点动静出来,那都会是动静很大的事,陆仁也不可能会不知道,所以陆仁一直以为可能是产生了什么偏差,使得弥衡去了别的地方,甚至以弥衡的那种个性,死在了谁的手里都有可能。但怎么也没想到弥衡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而且还就出现在陆仁的面前。
只是这时的陆仁又哪里能离开?只能是硬着头皮去面对这三位曹操一生中都非常讨厌的人。不过陆仁也犯了点晕,因为陆仁大致的知道弥衡原本应该是在建安元年至二年间就跑到许昌来,然后就被曹操送去了荆州那里,但现在的情况是陆仁在建安元年和二年并没有听说过弥衡的事。
所以所以,陆仁和刘备此时都心照不宣的扮演起了听众,默不作声的坐在那里听孔融与弥衡高谈阔论。而很偶尔的,陆仁与刘备会互相敬对方一杯酒,但也只是表示着自己还没有到那个“有事烧纸”的状态。
不过孔融也许是脸皮还没厚到某个程度,亦或许是不想让陆仁太难堪,所以是表示自己回头会去郭嘉那里购酒,这到让陆仁暗自松了口气。说真的,这送出去的东西又要拿回来,陆仁还真没有这种脸皮,但孔融的面子又不能不卖……你得想想这一时期的孔融是什么人。陆仁得罪孔融?那还不得被当时天下间的名流士子们给骂死?别说曹操后来杀孔融的事,那个时候的曹操谁敢得罪?再者曹操好像还是从来就不怕被骂的,甚至越骂他,他还越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