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回 兄妹之争(2/2)
这话是陆仁没听见,若是被陆仁听见只怕都会笑着说难怪刘备还能硬顶着,糜竺却已经晕了一天多。人家刘备毕竟是自幼家贫,吃苦长大的人,一个是习惯了,二一个是刘备的身体素质要远比糜竺好得多。
糜贞一听就楞住了:“大哥此言何意?小妹我又哪里不知自重自爱了?”
刘备是什么人?不对可能有机会拉拢的人才打主意才怪了……
糜竺的身边跟着几个糜贞那时带来许都的旧日家丁,因此糜竺也从这些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些相关的事情,当下亦长叹道:“的确是可惜了。而且陆义浩不但精于农耕,胸中的见识谋略也颇有过人之处。主公可还记得当初他是如何料定曹孟德必会攻伐徐州一事?而就在去年曹孟德征讨张绣的时候,陆义浩曾急行百里送谏于曹孟德,可惜曹孟德却未纳其谏,以至于被张绣的得大败而归,连其长子曹昂都战死。”
糜贞的头低了下去,许久之后才用力摇头道:“大哥,若是在一年之前,小妹我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可是现在……我不嫁!”
陆仁被罢官的事,因为有一些隐情不能为人所知,所以民间传闻与实情是有一些差距。大致的传闻就是说陆仁只知道曹操答应给糜贞免去商税,却不知道盐铁重税是不能免的,于是就因为这样丢掉了官职。而陆仁一直以来都用自己的俸禄来维持抚幼义舍的事,却也是传闻中最为百姓们交口相赞的事之。
糜竺被糜贞提起宗族之事,也只有万分的无奈。还是那句话,当时人们的宗族观念之强,后世之人是很难理解的。
当然在暗中有郭嘉的一点运作,这也是在保住陆仁的好名声,为日后把陆仁重新调回去做的准备。不过眼下刘备与糜竺肯定不会知道这里面的隐情,自然又是一番长叹。而在长叹中,刘备也对陆仁格外的留上了几分心眼:“他既然与曹子廉有仇隙,而曹子廉又是曹孟德的族弟,多半会有些仕途不得其意,还得时时刻刻的防着曹子廉再出毒计,身必不得安。若是我日后能再得基业,以他与糜子仲之亲,或许……”
“那、那你还帮他打理这么多的产业……”
“……”糜竺没话说了。
一句话问下来,糜竺就没了脾气,苦叹中摇头道:“大不如前……自徐州为吕布所占,你又逃婚至许都,吕布隔三差五的就去借钱借粮,却都是有借无还;徐州陈氏一向与我糜氏不合,趁此机会讨好吕布,强并去我糜氏宗族产业。因为陈氏有吕布撑腰,吕布又因你逃婚一事记恨于我,自然是威逼日盛,我却无力抗拒……”
接糜贞的人是陆信。几句话一问,糜贞就急着让陆信带她去见糜竺:“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大哥他居然饿晕了!!想我大哥自幼富贵,平时都养尊处优的,曾几何时又吃过饥谨之苦?千万别因为此事闹出什么病根来!”
“你!!”糜竺这个气就别提了,指着糜贞的鼻尖骂道:“你竟然如此不知自爱!!”
等到糜氏兄妹一见面,先是哭诉了一番兄妹之间的离别之情,然后马上就关上了房门开始吵架。
糜贞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大哥,那是因为我对先生心中有愧……实不相瞒,当初若不是我一意逞强要去河北贩铁,先生也不会丢掉朝中重职……”
又走了一阵,二人见村中有一间小酒肆,刘备与糜竺就在这里休息一下,买点酒食填填肚子。几杯酒下肚,刘备慨然长叹道:“虽只短短数年,陆义浩便能名扬天下,果然确有其过人之处。可惜啊,如果当初翼德没有将其逼离徐州,或许……”
糜贞低声道:“先生曾对我说过,曹公要破吕布需里应外合,暗中要借助陈氏相助方能成事。而陈氏在徐州渐渐坐大,又怎么会容许有我糜氏的安身之地?”
“抛开这些不论,且不说先生待小妹我如何宽厚,小妹并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就算是真的受了委屈,甚至是失了贞节又能怎样?小妹吃苦受屈事小,我糜氏宗族能不能保存下来那才是真正的大事!”
糜贞轻叹道:“这些也是前段时日,因先生族人自吴郡远来相投时触动小妹心弦,小妹才突然想到的。大哥,我们糜氏在徐州很可能已经呆不下去了,我们必须得有另一个立足之地。大哥你追随着刘公,若刘公大业有成自然重立糜氏不难,可是现在的刘公其势何等危急?以后是否真的能成就大业尚属未知之数。
糜竺愕然:“为什么?当初你不是说主公有英雄之姿,心中乐意的吗?”
萌村的面积能有多大?至少没用多久,刘备与糜竺就已经转了不少地方。这一路看下来,刘备与糜竺都大为感叹,这萌村的情况用当时的话来说,叫“田舍齐整,田谷丰盈,每户皆有鸡犬可见其丰,民皆带笑而行”,说得再夸张一点,萌村只怕都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村子小,陆仁的精力能够相对集中许多,搞起东西来相然会更像样一些。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