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回 又来故人(2/2)
却说陆仁稀哩哗啦的收拾了一番之后赶到客厅时,华佗正在厅中慢悠悠的喝着茶。因为时隔好几年,陆仁对华佗的映像已经有点模糊,所以是在细看了好一阵之后才向华佗致礼道:“元化先生,一别经年,你还是那么神彩弈弈。”
反观华佗,后世的人们一般都只会知道他游走行医时用的俗名“佗”,对华佗士子身份的名“旉”就很少会有人知道,因此陆仁刚才才会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另一方面,后世的人也只记住了华佗是医生,却忽略了华佗也是士人,“士农工商”中的士人。不过这也没办法,实在是因为华佗的医术比他的士人才学高出了不知多少倍,使得华佗的“不务正业”也真是到了那种绝对奇芭的地步。
陆仁立马哑然,心说我这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话了?而且要命的是,这种话居然还是从婉儿的嘴里说出来过……
陆仁急忙激活芯片参阅史料,参阅的目标也只有一个人。很快的,陆仁就惊讶的道:“真的是他!可他的名刺上怎么会用旉这个名?喵了个咪的,还真他妹的是我的故人!喂你,赶快把华先生请到厅中奉茶,我更衣之后就过去。”
汉,建安三年正月中,刚过完元宵。
这时门人将一块名刺(汉时的名片)递了过来,可陆仁一看是名刺就有点想让门人把这位“故人”轰走。因为在当时,这样递上名刺的人大多是来托关系求官的,而陆仁本身并没有什么故人可言,身份上却又是许都令这样的要职,是有着一定的举荐权的,所以已经没少碰上这样的事情,只不过还没谁会自称说是陆仁的故人的。
如果是别人来找陆仁求个推荐,陆仁只怕理都不会理。但华佗来找陆仁帮忙,这个忙陆仁到是会帮一下,而且陆仁当初在华佗那里养伤的时候就知道华佗其实通晓经学,而通晓经学可是那个时代士子为官的一个重要条件,真要推荐上去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华佗被推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那个并不在陆仁的能力范围之内。
陆仁对华佗有些记忆模糊,华佗对陆仁又何尝不是记之不清?要知道陆仁的样貌其实是很普通的,正常情况下扔到人堆里会一点都不起眼,实在是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所以同样的,华佗也是在细细的打晾了陆仁许久之后,才在记忆中找到了当初的那个在陈留化名养伤的陆仁,随即向陆仁回礼道:“真的是你!想不到几年过去,今日的你已经是京师令守。在下投刺之时,都还在担心是不是与你同名之人。真要是那样,在下可就要闹出笑话了。”
面对华佗的提问,陆仁只能摇头,把自己那个时候救回蔡琰,之后又把蔡琰送到曹操那里去的事说了一下。华佗听过之后叹而摇头道:“蔡小姐命苦啊!不过陆令君,你与蔡家本有旧谊,才干学识又与蔡小姐甚相匹配,为何不向蔡小姐求亲,反而要将蔡小姐交托于曹公照料?”
再者话又说回来,陆仁在这个时代可真没有什么故人可言。就算是有,基本上在这一时期都是些有头有脸有家业的人物,真要到陆仁这里来都会直接报上名头,哪会像现在这位这样只说是故人却不报上名号?
糜贞与甄姜的地买下来之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带着两族的人丁过去盖房整地。而这两批人一离开,陆仁的府坻一下子又清静了下来。
————————————————————
这么说吧,华佗的这种情况到有点像蒋光头。一般人们称呼蒋光头都会叫他的常名“介石”,但是蒋光头正式的官方姓名却是“中正”,甚至当时还有一款制式步枪都用蒋光头的官名来命名为“中正式”。
那华旉是谁?其实就是华佗。当时的人常常会有几个名或是字,华旉就是华佗的另一个名。而准确的来说,“旉”应该算是华佗的士子官名,“佗”则是华佗游走行医时用的俗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