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 愁眉苦脸(1/2)
其实陆仁哪会不知道自己现在出了名?出名这种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正儿八经认认真真的去做事,想弄出点名声往往会很难,除非呆的是那种风尖浪口上的位置;但如果是有点什么人们感兴趣的八卦趣闻,那诂计会想不出名都很难。就拿现代社会来说,平民百姓们对国家领导人的认知度,可能还远远不及他们对那些影视明星的认知。而艺人们为求出名,也往往是什么样的破事烂事都敢拿出来炒作。
婉儿显然是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被郭嘉这么一说,就意识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像是有点不太合适。
郭嘉似笑非笑的向婉儿道:“只是在家中劳作到也罢了,可是婉儿你现在毕竟已被昂公子认之为妹,若是出门走动的话,也别落了昂公子的脸面。要是别人说昂公子认个妹妹,却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送给妹妹穿,昂公子的脸面岂不是丢得太冤?”
他在这里愁眉苦脸的,却不知道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真论起来其实还得怪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陆仁在抵达濮阳之后的屯田之初,意外的救下了本应前往袁绍那里向袁绍求援的献帝信使。而他这一救,就等于是让曹操提前得知了献帝逃出了长安的关键性情报。
顺便说一下,当时的兵制是府兵制,或者说是半府兵制。除去那些职业军人或定死了军籍的户民之外,其他的也是主要的兵员其实就是农民。说白了就是没战事的时候种地,有战事的时候就去应召打仗。而去打仗的时候,吃的是官方伙食,不打仗在家里的时候吃的就是自家的粮。所以军粮和民粮是要区分开的。(ps: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请勿太过较真。)
郭嘉又笑了笑:“婉儿,我和义浩贤弟有些心腹事要说,你看……”
汉献帝在逃出长安之后,当然不会只向一路诸候发出兴兵勤王的诏命,曹操当然也会得到。但是这得把当时的交通通讯的条件限制因素给考虑进去。而且这路本身就已经不太好走了不说,当初董卓挟汉献帝西迁的时候,还刻意的破坏过道路以阻碍关东联军,这就使得这一段子的路更加的难走。
陆仁看了看一片狼籍的地席,很没好气的道:“有这些酒招待你这个大酒鬼,你就知足点吧!我现在主理着城外十屯的屯田,平时总是忙得要命,哪有时间去制酿好酒?这里这些还是忙里偷闲的时候粗酿出来的。你如果是晚几个月过来,也就是田中谷物都入仓之后,那个时候我会比较清闲,自然会酿些好酒出来招待你。”
郭嘉道:“时间紧迫,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而这种事万一被别的诸候抢了先,那主公这里就会处处受制。现在天子穷困于安邑,距洛阳不过数百里,而主公已兵至颍川,与洛阳已是近在咫尺,这数百里若是轻军急行不过是几天的事,又岂能放过此天赐良机?”
陆仁现在就是这样,他如果只是认真做事、好好屯田,那么在屯田成功之后,他籍由屯田而弄出来的政绩声名最多也就是平平常常,君不见许多在史料中都有所记载的能臣贤吏,在普通百姓那里却常常会不知道?
郭嘉擦了擦手上的油渍,自袖中取出了一束字帛递给陆仁:“文若给你的。”
这时婉儿款步入亭,将端来的菜放到了地席之上:“郭先生,请尝尝婉儿的手艺。”
陆仁看看现在仍是一身侍女服饰的婉儿,只能是表示无奈的摇摇头,反到是婉儿很坦然的向郭嘉道:“郭先生又在取笑婉儿了。婉儿最近在忙着纺毛织线,主上做给婉儿的华美服饰既不方便劳作又容易弄脏,婉儿舍不得穿罢了。”
陆仁没了言语。如果按原有的进程,曹操是在二月进军攻讨颍川、汝南等地的刘辟那些黄巾余党,什么时候摆平的不清楚,不过是在六月间被汉献帝进封为镇东将军和费亭候,七月之后才抵达的洛阳。现在曹操已经摆平了刘辟那帮子人,时间上和原本的好像是差不多,但是曹操根本就没等汉献帝加封官职的信使过来就直奔汉献帝那里而去了,时间上起码提前了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并不长,可在陆仁这里却让陆仁犯了难,因为他这里地里的粮食都还没熟,又哪里有粮食送到曹操那里去?陆仁就算是再有本事,也不能让地里的粮食说熟就熟吧?真要有那本事,陆仁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扯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说明一件事,就是当时汉献帝那里发出来的一封信,想送到地头上其实是很难的事,仅仅几百里的路却走上了两、三个月都并不意外。而就地理位置与路程上来说,当时距离汉献帝所在的安邑最近的,其实是袁绍的势力范围。再加上袁绍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是当时的士族们最为看好的人物,那么汉献帝这里在发派信使的时候,当然最优先考虑的是袁绍。
郭嘉晃了晃手中的酒瓶,嘻笑道:“我也就这么一说而已,你这些酒虽然没那次的好,不过比起寻常酒肆中所沽卖之酒,也已是好上太多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这是陆仁对自己这档子事所作出的评价。
陆仁一鸡腿塞到了郭嘉的嘴里:“说点正事行不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