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回 担忧之处(1/2)
陆仁当然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随手就在地图上的几个地方点指道:“韩元嗣召募来了这么多的人,绝大多数固然是想安心种地谋个衣食无忧,但也得防备会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在屯田之时滋事生乱。本来我是以两万屯民、十处营屯来算的,那么每屯屯民两千,各屯有个三百的护屯士卒也就差不多了。
陆仁“嗯”了一声,但没有转回身来,而是向婉儿吩咐道:“子修应该还没有吃饭,婉儿你去让子修过来一起吃。”
“现在韩元嗣给我翻了一倍,三百护屯军已显不足,怎么说也得有个五百左右的士卒才管制得了。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可能要请子修你出面,去找元让将军再调拔个几千人马出来居中策应。”
天将入夜,濮阳城外的某处营屯。
“心怯?”曹昂一下子没搞懂陆仁的意思。
其实这种事陆仁是可以直接跟夏候敦开口调兵的,但陆仁总觉得那样做了的话,会使得豪强们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搞不好还会被人认为是在刻意的激化曹操与濮阳豪强之间的矛盾。本着这样的一份用心,陆仁才不愿直接出面,有意的想让夏候敦来帮他背这个黑锅,反正人夏候敦有兵权在手,这种黑锅多背上几个都无所谓。真惹着了夏候敦,直接发兵过去把闹事的豪强给灭了才最好。
按汉时士子以上阶层的用餐习惯,本来应该是分席而座的,但陆仁一直以来就没这个讲究,平时都是和婉儿凑在一张桌几上吃。再说现在这奔走在外的,哪讲究得了那么多?而曹昂自陆仁开始屯田时起就一直跟在陆仁的身边,也早都习惯了陆仁的这种习惯。再说现在还有一个婉儿坐在一起吃,感觉上都好上了很多。
曹昂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摇头笑了起来。
陆仁叹了口气,解释道:“我这个人其实比较懒散,个性嘛……说得好听点是随和,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处理事情的时候会有些懦弱。如果只是和以前一样管个两、三千人的小村子到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突然一下管这么多的人,再回想了一下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办事时的情况,我总有点心里没底。”
这个借口马马虎虎说得过去,而且曹昂也知道陆仁与韩浩曾经闹出过那么档子的事,所以也就笑了笑不再言语。适逢婉儿送用餐过后的热茶进来,曹昂就在帐中与陆仁喝着茶聊起了闲天,顺带着再欣赏一下跪坐在陆仁身边的婉儿。
当然这些都得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而陆仁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士族地主阶级在渐渐走向强盛的时代,而这些士族地主很容易就会成为一方豪强,对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事也格外的敏感。
婉儿应了一声退出帐去,过不多时领着曹昂来到了帐中。桌上的饭菜其实很简单,可以说是典型的三菜一汤,而且还全都是素的。到不是陆仁不想弄点肉吃,而是现时点想顿顿有肉吃真心不太现实。
后世曾有学者分析过,说三国之后的司马代魏与三分归晋,其实是封建制度在向帝国制度过渡的时期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士族地主阶级的胜利。当帝国制度真正成熟时,士族地主阶级则会被最符合帝国制度需求的庶族地主阶级,也就是平民地主阶级所取代。
当然这只是陆仁一部份的实话,还有一堆的实话,陆仁其实真不方便和曹昂明说。人多了十倍又怎么样?多给陆仁一点时间,陆仁在理顺了之后相信自己能管下来,而陆仁真正担心的却是濮阳一带那些豪强的态度。
所以所以,陆仁真正担心的,就是这些豪强会有些什么动作。但这方面的事陆仁实在是不好明说,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比如说现在就是在通过曹昂的嘴来告诉夏候敦,希望能以自己可能管不好这么多人的这个借口,使夏候敦加强一下各营屯的军事力量。
别看陆仁之前在鄄城屯田时干得不错,但那只不过是一个三千人都不到的中型村落而已,加上陆仁又总是在身体力行的,使得屯民们对陆仁都有一份敬重之心,管理起来难度就低了许多。可现在四万多人,数量上一下子就翻了十多倍,而且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陆仁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又没什么名望,就有些镇不住了。
曹昂笑道:“这等事,陆兄你回濮阳时直接和元让叔父明言便是,又何必用我去说?”
因为陆仁常常要在各个营屯之间跑,有时候天晚了或是天有雨雪什么的就赶不回濮阳,所以各个营屯之中都有为陆仁安置下专用的营帐。而此时此刻,陆仁就在帐中对着挂起来的濮阳周边地形图在发着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