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老乡们的生活是真苦啊(2/2)
“你说这玩意儿值十块钱一斤?”
这次碗里的是一条条黑褐色的像是小蛇一般的东西,用切成段的韭菜炒的油汪汪的,香气扑鼻,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说着,刘庄镇的那位刘书记一下子站起来,对着王勇就鞠了一个躬。这一下子可是把王勇吓了一大跳,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彪叔的本家哥哥,就冲着彪叔自己也受不起人家这么大礼。
刘书记也停住了筷子,眼睛瞪的溜圆的看着王勇。其实别看村子附近有山有水的,可是这年头这些东西都不值钱。
“这样,以后这水库的承包款我做主,分一半交给村子里,别的以后再说,只要是适龄的孩子,都得去上学!孩子是村子里的希望啊!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
“来,来,来,大家都赶紧坐,都别客气啊!咱这小村子虽然不富裕,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野生的鱼虾那味道绝对是比一般坑里养殖的好多了去了。”
因为地处真正地山区,刘家沟家家户户的就几乎没有平地,全部都是山地,或者自己开垦出来的梯田。
刚说到这里,一个一身洗的发白的绿军装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端着一个大盆走进来。然后一股子诱人之极的香味就在空气中飘散开来,直往人的鼻子眼儿里钻。
别的不说,就是王勇弟弟王亮这么个小屁孩,自己用绳子栓个罐头瓶到河沟边连玩带钓的,一半天下来也能弄到几十来条小鱼小虾的。
一年三百元,别的不说,就是孩子上学,像是王勇这样的小学生,一年下来,学费,书费,勤工俭学费,各种杂费算下来都要百十块钱。这年头,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两个孩子,这时候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说。
实打实的正科级呢!
“好东西啊,这玩意儿在城里怎么也得卖个十块八块的吧?”
“哇!这是王八?”
所以说,虽然刘家沟守着这么一座宝山,但却并不能靠它发家致富,反而成了附近甚至整个刘庄镇最贫穷的村子。
一般来说,小暑前后,黄鳝的品质最佳,口感更好,营养最丰富。民间就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据说黄鳝还有一个特牛的地方就是富含鳝鱼素,能调节血,对尿病也有着极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野生黄鳝,据说效果最好。
这年头农村的环境是真的好!
山下的村子可以种植白薯,小麦,种植葡萄,果树,蔬菜。刘家沟这里却大多数都只能种植玉米,土豆这种耐干旱耐贫瘠的植物,别的作物很难有个好收成。
这次也不例外,面对着那个便宜的刘大伯夹到自己碗里裙边,王勇想都没想就又抄起筷子夹起来扔到了秦朗碗里。
刘庄镇的刘书记一边招呼着众人落座,一边使劲儿的吹嘘起来。不过王勇却意外的发现刘家沟的两位当家人对于这种夸奖自己村子的话似乎并没有什么兴奋自豪的表情,反而有些愁眉苦脸的,好像很不认同书记的话。
对于这东西王勇可是很熟悉的,虽然在他们家那里几乎见不到这玩意,可是在他记忆里还是吃过几次这东西的。从第一次吃,他就喜欢上了这种很有韧劲的被老家人称之为蛇鱼的家伙儿。
他不是想不出点子,恰恰相反,他这是因为点子太多了,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到底选择哪个好一点。
一帮人来到刘家沟村支书刘新河家里,他们村里做饭手艺最好的大师傅早就准备好了一大桌子的菜,等着众人品尝。
秦朗的话让刘家沟的两个当家人一下子就激动的站了起来,那可是一万块啊!两人当了这个村官可也有不少日子了,什么时候村里有过这么大数额的收入啊?
在一帮人殷切地期盼下,王勇终于开口了。
拿回家里清理干净鱼鳞内脏什么的,裹上面粉用油一炸,出锅后撒上一点咸盐粒,那味道,香酥脆鲜,让你吃上一口根本就永远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说着刘书记当先夹了一大块裙边放到王勇这个桌子上年纪最小的人碗里,然后又给秦副县长这个官职最大的人夹了一大块。其他人就没那个待遇享受他刘大书记的亲自夹菜的待遇了,人家级别在哪呢!
还有一家人人吃马嚼的,地里的庄稼还要买肥料,买种子,农药,每年收获之后还要交各种各样的税收,提留款。可以说,如果人均三百元,肯本连吃饱饭都不可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