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贷款惊动县领导(2/2)
还有这么好事吗?难道那些县里的领导都是傻子?王海不由地在脑海里打了一个问号。
虽然俩家离得远,平时又少串门。自然见到王勇这个大侄子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总归是一家人,见面自然要比其它人热情的多。
后来,东山那边日子越来越不好多,过来投奔老王家的族人越来越多,村子里姓王的也很快就占据了大多数。
王庆的家是结婚后新盖的新房,位于村子的最南边了。不过好在村子也就三五百口人,本就没多大,这不,爷俩没用十分钟就慢慢溜达到了王庆家。
不过那些离现在还很远,如今王勇还只是一个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劝说父亲使劲儿贷款的二年级装病逃学的小学生。
但是,在冬天就不行了。天寒地冻,几乎没有任何农作物可以在北方的冬天正常生长。因此这个年代里,城市里居民的副食特别是蔬菜供应自然就不是那么充足了。
“那个以前跟咱没关系,先不说了,继续说你的大棚。要知道平时夏天还好,可是一到冬天,这天寒地冻的,就是农村也种不了菜啊!所以一到冬天啊,城里人那日子过的可没那么美了。”
王勇所在的存在王家营据说原本是汉朝时曹操曾在此驻军练兵,后来大军开拔离开,军营留了下来,同时留下的还有一些看守军营的士兵。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户农民自己设计建造了一个简易大棚,并且成功在冬天种出新鲜蔬菜来,几乎第一时间,县信用社的几位政治敏感度非常高的领导就意识到了一个天大的政绩就摆到了自己眼前了。
“四哥,我前俩天去县里开会,你的事啊,趁着机会我跟县信用社的领导提了一下,领导很重视,说要大力支持。据说还要向县长反应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多要点好处来。”
家家户户的烟囱都飘着或大或小的烟柱,在带着一股子寒意的微风的吹拂下,东摇西晃的,完全没有大漠孤烟直的意境,很是让王勇无语。
“在家呢!”
王家营和邻村田家庄的界限是一条小河沟,一米多宽的河面,平时最多也就十几公分的水深,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王海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唯有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抽着烟默默的想着那笔贷款万一还不上了怎么办。
龙城县在市里三区四县中,既没有优美的环境可以发展旅游业,也没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可以开采,所以想要有政绩,可不那么容易。
王家营按照政府的说法是属于半山区,什么是半山区呢?就是村子所在大多是平原,可周围有山,只是离着还挺远。
不知道什么时候,据老人们说是清末东山省的人闯关东的时候,老王家的老祖宗带着家里老小来到这里,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干脆在这里小村子落脚了。
一辈子都在农村晃悠,连县城都没去过的王海自然不知道,为了保障市民副食供应,从八八年开始,国家就开始了菜篮子工程。如今那位朱老总上台后,更是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力争改善人民的副食供应,特别是蔬菜和肉类。
还没等王海说话,王庆就兴奋地告诉他这么一个惊人的消息。不就是盖大棚贷点钱吗?怎么连县里的领导都惊动了呢?
“四哥,不你当官不知道。这事做好了,那可是大政绩,能直达天听,到最高首长那里的。你说,县里那些一心想着升官的家伙能不重视吗?”
“哎呀,是王勇啊!四哥也来啦,赶紧进屋暖和暖和。王勇,冷不冷?”
王海也听明白了,城里人冬天吃不上新鲜菜,县里就对于自己能在冬天种出菜来非常重视,应该是像儿子预料的那样,要大力扶持,恐怕还真的要向儿子说的那样,贷给自己十万八万的了。
搞了半天不管自己成不成,人家都有政绩了!成了自然没啥可说的,不成,那也是投入资金研究大棚种植技术了不是?
王海还是不敢相信这种好事能落到他头上。
而作为包裹着首都和直辖市津天市最近的农业大省,自然要承担一系列的保障两个国家重要大城市副食供应的任务。
“四哥,这个钱你就放心大胆的用。据我得知的消息是县里正在研究拿出一万块钱给你,支持你搞大棚。信用社方面应该是会给你一批免息贷款,你就放心大胆的干,我估计就算是这次失败了,县里也不会怪你,还会继续大力支持你!”
“四哥,这么和你说吧,信用社的这笔钱就是县里白给你的,你要是搞成了,还上就是了。要是搞不成,估计县里就当是钱买经验了,根本不会在乎这十万八万的。”
“四叔,你就别担心了,这么说吧。给你的这笔钱又不是县领导自己掏腰包,你搞成了他们有政绩,搞不成他们也有政绩,有了政绩,他们能升官,到时候谁还会在乎你这点钱啊?”
话音一落,一个显得很是魁梧的中年妇女就挑开门帘从屋里迎了出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