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也有应酬的(2/2)
曹琏儿:...
“我花了...月底放假我出去玩,买吃的玩的了。”
大伯轻笑一声。
她恼羞成怒,“我都已经是读书进学的年纪了,平日里也是需要应酬的!比如有同学叫我出去玩,看到卖点心的,别人都买了,我能看着吗?看到卖木人的,别人要送我一个,我难道不回点什么?”
“你说得对。”大伯神色温和的摸摸她脑袋,“那你为什么不花家里给你的钱?除了月银,你二叔每个月也给你钱吧?”
曹琏儿歪着头,“花家里给的钱和自己的钱感觉不一样。”
“嗯,这一年你进步很大。”
“真的吗?”第一次听到大伯嘴里的夸奖,曹琏儿激动坏了,又把书院的事叽叽呱呱的说一遍。
...
对于学生们来说放假就是彻底的放松,但老师们却闲不下来,他们还在书院琢磨教材的事。
之前都是凭自己感觉教,现在一拿到明面上作为以后所有老师的教材,就得慎重再慎重。
尤其是中学的教材。
老师们都建议分班。
至少分成两拨,一拨考功名的,一波行医的
。
他们苦口婆心的给孔灵之讲道理,对她说她门下弟子考出功名的好处,朝廷有人好办事,这些孩子将来都会成为书院的靠山。
每个人的话孔灵之都认真听了,最后给出自己的想法。
“各位,我不能答应你们的请求。”
“山长...咱们跟以前不一样了...”
“各位先听听我的想法。”等大家安静下来,孔灵之这才开口,“我建书院不是为了教学生考功名,而是为了给医院提供大夫。或许我行的是善举,但我这个善举一开始就有目的。”
“不过如果有弟子想考功名,想走别的路,我也不会阻拦。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目的,所以我也不强求他们毕业后都要到医院工作。事实上,等他们毕业了,想进医院工作还需要进行额外的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能成为医院的大夫。”
这样一说,老师们心里就好受些,他们纷纷点头。
周老秀才更是直接道,“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山长心里是怎么打算的,山长做出的事就是泽被后人的善举。”
其他人也一同道,“山长高义。”
朱秀才:“按照山长的想法,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加起来八年时间,读完了孩子们也才十四五岁,一点不耽搁考功名,有些贫苦人家的,可以凭借山长教的本事赚点钱供自己考,家里供得起的,直接去别的书院读书就是了。若是不想考想
治病救人的,就再读高中三年,出来也才十七八岁,风华正茂。”
大家点头,有人说,“就是这几年辛苦些。”马上就有人反驳,“读书哪有不辛苦的?他们在这衣食无忧,已经比许多人好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