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何去何从(2/2)
很快大夫就来了,孙氏坐在帷帐后,手腕上搭了块帕子,让大夫诊脉。
“夫人近日来劳神太过,且5内郁结,心火难平,因此月信有些不调。”大夫捋着花白的胡须,笑道:“幸好发现得早,开个疏肝理气的方子,吃几剂药,再用温补的药调理调理,也就无碍了。只是老朽还要提醒夫人1句,是药3分毒,要是想调养身子,单靠吃药是不行的,还是要注意心情,切勿动气,这才是保养之法。”
竟然不是身孕······
孙氏怔在那里。
胡妈妈见孙氏1直没有动静,只得自己出言谢过了大夫,又请他到邻屋去开方子。
常子卫听了也是难掩失望,不过转念1想,自己的年纪也不小了,哪有那么容易能老来得子?
他马上吩咐常晖:“好生送大夫出去,再跟儿媳妇说1声,让她安排妥当人去抓药,让太太好好的吃药休养1阵子。”
常晖恭声应是。
--------------------------------------------------------------------------------
秋天的济州,风景非常怡人。
常家众人上过香,在寺里吃了斋饭,就转道去了西城山。
西城山上有1座雁塔,高3十3层,塔身洁白无瑕,映着漫山红叶,构成1幅配色绝妙的风景画。
“听福姐说,这塔顶供着几百年前高僧留下来的舍利子。”常晴指着塔尖对常晞道。
福姐是赵小姐的小名儿。
这些典故常晞倒是不知道,她很仔细地听着,眉宇间没有1丁点儿的不耐烦。
“听说那位高僧出家前是1位有钱人家的公子,后来家里遭了难,他就流落到边疆,后来又辗转到了济州······”常晴讲得非常认真。
看着她如阳光般明媚的脸庞,常晞的心里百感交集。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常晴以后就是离父亲最近的1个女儿了。
西城山并不高,而且修了1条直通山顶的石阶,姐妹俩1边说着话,1边就爬了上去。
“你们怎么这么慢?”5奶奶穿着1身宝蓝色忍冬纹的披风,笑道:“罚你们两个1会儿给我们斟酒倒茶。”
在她的身边,已经学会走路的均哥儿穿着红色小衣小裤,带着1顶瓜皮小帽,正追着常暄要果子吃,口里还“姑姑”“姑姑”的叫个不停,样子可爱极了。
常晞看着就露出了笑容。
“钧哥儿的长相更像5嫂,头发却乌油油的,像5哥!”常晴道。
5奶奶就斜睨了常晖1眼,笑道:“你5哥可不这么想!前儿咱们去卢大人家作客时,人家太太客气,说钧哥儿长得像他,他也不知道谦虚两句,只管在那里傻傻地点头。”
众人回想起当日的情形,都跟着笑了起来。
在她们前面,常晖虚扶着常子卫的胳膊,两人并排站在雁塔的前面,眺望着远方。
“下1次会试,又要等3年以后了,你有什么想法?”常子卫忽然问道。
常晖的脸上露出淡淡的怅然。
今年他又没有考中。
“儿子不孝,又让父亲失望了。”他垂首道。
常子卫却笑着摆了摆手。
“这几年来,家里经历了不少事,我也渐渐看开了。生死祸福不过是1瞬间,1辈子功名财富,都是飞鸿踏雪泥。与其总盯着以后的事,还不如脚踏实地,先过好眼下的日子。”
他看着远处的儿孙们笑着闹着,眼底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暖意:“想为百姓谋福祉,也未必非要为官做宰的,你看那街上的挑货郎、市集上的小商贩、乡间田野的教书先生,他们每个人各司其职,就已经创造了价值,利人利己。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能做到这样,也就很好了。”
各司其职、利人利己······常晖仔细思量着父亲的这番话。
常子卫接着道:“你以后要走哪条路,都不必瞻前顾后地考虑太多,父亲以后不会再给你施加无谓的压力。1切的1切,你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就是。”
常晖的心头大震。
2十多年来,父亲还从来没有这样跟自己说过话。
不是父亲对儿子的说教,而是像平辈朋友谈心1般的平和自然。
他深吸了1口气,低头想了半晌,还是道:“我想继续参加科考。”
没有犹豫,没有害怕,只有1往无前的坚定。
常子卫心中大慰。
犹豫不决乃是大忌。他最怕儿子因为连番的考试失利,心里怵了,放又放不下,考又不敢考,那可就糟了。
“既然如此,你以后就安心做这1件事吧,家里的1切事务,你都不用再操心。愿意留在济州还是去京都读书,都随你的心意。”
心里原本的那1点点沮丧和失落已经烟消云散,常晖的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还是在济州好,能减少许多的交际应酬。”
常子卫笑着点了点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