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父子争执(2/2)
万一败了,使得自己蒙受污名,可若是胜了,还得遭致崔澈的忌惮,可谓是胜败都不讨好,还不如放弃兵权,稳坐第一功臣之位,看着那些后起之秀们拼搏功名富贵。
“戏太假。”
崔澈右手虚抬,并没有弯弯绕绕,径直与崔彦卿道:
弄清楚了崔澈的意图,刘方自然不会推辞。
“若是三弟将来携灭国之功回朝,我又该如何自处。
不久,得知此事的魏王崔祐之匆匆赶来东宫,探望其父崔弃疾。
翌日,朝会之上,中书舍人长孙无忌手捧诏书,等候多时。
“宣。”
实际上,在崔澈占据晋阳,实际掌控晋阳小朝廷以后,不再以刘方领兵,也是刘方自己的请求。
二人说话间,殿外有宦官通禀:
当得知梁王崔彦卿改封吴王,设淮河道大行台,以吴王为尚书令,移镇徐州。
然而崔澈却摇头道:
“不,朕与太子已经商量过,都认为应该先图荆襄。”
“父皇分明对我心生猜忌,想要扶持三弟来制衡东宫。”
“陛下,梁王应诏回朝,正在殿外求见。”
“南征还是没影的事。”
但心中还是闪过一抹失落之色。
太尉刘方为左仆射,原徐州都督李靖为右仆射。
在崔澈将此前与刘方所言,再与崔彦卿复述一遍后,崔彦卿躬身道:
“孩儿悉听父皇差遣。”
说罢,便严令在寝殿内侍奉的宫婢们守口如瓶。
况且,刘方在大燕开国以后,被崔澈拜为太尉,更是世人眼中,大燕军方的头号人物。
他以定州总管的身份跟随崔澈起兵,早已奠定了第一功臣的地位,不需要再去求取新功。
“前朝兄弟相残,才有父皇草创基业,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而父皇却置若罔闻,非得使三弟移镇徐州,由他挂帅南征。
毕竟陇右道太过偏远,而淮河道又在前线。
好在崔彦卿也知道这是崔澈为了保护他,也迅速调整好了心情。
而崔澈实际的目的,却是要迷惑杨广,让他误以为燕朝的主攻方向会在淮南,而以重兵构筑淮河防线。
“起来吧。”
而崔彦卿则是难掩喜色,连谢恩时,语气中的喜悦,都是如此的明显。
灭国之功对于刘方来说可谓是烫手山芋。
刘方恍然,崔澈此举,明面上是效仿杨坚灭亡南陈时的安排,杨坚当时就是以杨广改镇寿州,由担任长史的高颎出任实际统帅。
“在殿外站着作甚,还不进来!”
崔弃疾与崔祐之都是崔澈教的,自然明白崔祐之的意思,他红着脸辩驳道:
崔彦卿在偏殿门口就一眼望见了殿内的父亲崔澈与丈人刘方。
他的猜测也并非没有道理,关内道有雍王崔彦宗,河北道则是要留给魏王崔祐之,此前他坐镇河南道,大概率是往河东道。
说着,崔弃疾叮嘱道:
“要瞒着你的母亲。”
“孩儿来之前,皇祖父已经叮嘱过了。”
崔祐之说罢,听见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父子二人都闭上了嘴。
今晚没了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