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废除酷法(3000)(1/2)
第485章 废除酷法(3000)
自崔澈打击佛道两教以后,晋阳十二院便已经被收归国有,作为他用。
如今崔澈既然要设立尼寺,以安置不愿改嫁的杨谅妃嫔,也不必重新选址,就从其中选取一座寺院即可。
崔澈效仿北魏旧制,以瑶光寺为名。
实际上,愿意出宫之人,终究只是占了少数。
迁去尼寺,说是修行,但衣食住行都有朝廷供养,崔澈绝不会短了她们的日常用度,也不缺奴婢使唤,无需看人脸色生活。
对于许多妃嫔来说,与其回到娘家受兄弟的白眼,还不如留在尼寺中,无忧无虑过一辈子。
崔澈并没有多去过问出家的妃嫔,他此时正忙着与房玄龄等人编纂新的律法。
明年出兵关陇,一旦功成,便能着手建国。
新朝新气象,前朝的法度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如今东隋沿用的是杨坚时期的旧律。
开皇元年,杨坚命高颎等人以《北齐律》为蓝本,撰定《开皇律》。
开皇三年,又经过苏威、牛弘等人重修,删繁就简,共成12篇,合计500条。
《开皇律》的主旨在于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疏而不失,因而在后世具有极高的评价。
但杨坚晚年喜怒无常,尤其热衷廷杖,文武百官深受其苦,时任兵部侍郎在朝会上劝谏,遭其当众杖杀。
有御史曾因为没有及时弹劾一名衣冠不整的武将,而被杨坚下令处死,致使公卿股栗,不敢措言。
对待官员尚且如此残暴,更不用说是平民百姓。
杨坚立法,晚年却也毁法,他喜好法外用刑,使得《开皇律》沦为一纸空文。
曾颁布诏令:‘盗一钱以上皆弃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
其滥施淫威,草菅人命,使得天下懔懔。
常言道,乱世当用重典,但也不能重得过于离谱。
无独有偶,正在江都的杨广也在命亲信大臣们重定律法,他与崔澈同样认识到,杨坚过去颁布的一系列严苛刑罚,已经到了必须废除的地步。
不过杨广比崔澈快了一步,他早在年初便已经着手此事,律法也已经前些时日出台的,唤作《大业律》。
杨广同样标榜宽刑,大肆减轻刑罚,这一举措也引得不少东隋百姓畏惧严刑峻法,故而渡河投奔西隋。
包括崔弃疾在内,各地镇守官员将此事报知崔澈。
崔澈也明白,没时间再让房玄龄等人重新删定了,他索性又重新拾起了杨坚的《开皇律》,借小皇帝杨颢的名义,昭告天下,重新通行开皇三年所修订的《开皇律》。
而新律,则交给房玄龄等人慢慢增减重订,反正离开国还有的是时间。
此诏一下,各地百姓无不奔走相庆。
也暂时稳住了由于西隋颁布《大业律》而引发的国内动荡。
晋阳宫,相国府内。
冬日里的暖阳透过窗户纸,落在了厢房之中。
崔澈闭目假寐,侧身躺在太后白皙的大腿上,听她捧着一本《大业律》为自己诵读。
豆卢氏念得口干舌燥,只得停下来,轻声唤道:
“大王,可否容妾身去倒一杯茶水?”
崔澈这才坐起了身子,让她能够起身下榻。
正当豆卢氏饮茶之际,崔澈突然道:
“我听闻圣人如今不再向你问安了?”
太后闻言,幽幽一叹,说道:
“当初是妾身狠心,不愿见他,如今他怨恨我,也怪不得他。”
崔澈冷哼一声,道:
“只怕他怨恨的并非是你当初不肯见他,而是你我之事。”
太后心中一惊,急忙代为求情道:
“天子如今还小,不懂事,大王便莫要与他一般见识了。”
崔澈又问道:
“我何曾与他计较过,但昨日本王收到消息,天子如今在大明宫中挑选了一群宦官,整日随他角戏,太后可知此事?”
豆卢氏也是头回听说这件事,但她并没有往心里去,浑不在意的笑道:
“圣人也不过是个孩子,与人玩耍嬉戏罢了。”
当崔澈却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康熙不就是打着游戏的幌子,领了一群练习布库的少年,将鳌拜擒住。
也许杨颢并非此意,但崔澈不得不防,他沉声道:
“身为一国之君,不用心去学习治国,反而与一群奴仆厮混在一起,这成何体统。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