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寒冬探校谋新局 妙策破难启新程(1/2)
寒冬探校谋前路,妙策驱云见暖阳。
冬日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苏东亮一行人站在那栋破旧的宿舍楼前。
苏省长眉头拧成了“川”字,满脸疑惑地问道:“这里怎么会有如此破旧的宿舍啊?”
眼前的宿舍楼在寒风中显得愈发萧瑟,墙体上的漆皮在岁月和寒冬的双重侵蚀下,大块大块地剥落,裸露出灰暗的墙面,就像一位风烛残年老人脸上的皱纹,写满了沧桑。
楼道口堆积着杂物,在北风的呼啸中,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赵书佳赶忙陪着笑脸解释:“苏省长,各位领导,这栋宿舍楼是农业农村局下面农技站的职工宿舍楼。这些职工都下岗了,但一直占用着这些宿舍。很多年前,农业农村局就打算把这块地卖给教育局,可一开始住在里面的职工坚决不同意。”
苏东亮点点头,神情依旧严肃:“这些下岗职工凭什么不同意?这是公家的地。他们提了什么条件?”
“他们要求重新安排工作,或者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干部待遇。但根本找不到相关文件依据,实在没法满足他们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不过……”
赵书佳说到这儿,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看向赵倩接着说道,“赵县长已经想出了解决办法,只是目前还不方便公开。”
众人听闻,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赵倩。
赵倩神色沉稳,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到苏东亮身边,微微侧身,凑近苏东亮耳边,低声说了好一会儿。
苏东亮侧耳倾听,不时点头,原本严肃的脸上渐渐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虽然旁人听不清赵倩说了什么,但从苏东亮的表情就能判断出,她的办法得到了苏东亮的认可。
赵书佳、张秀、李秀芝等人见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缓和了许多。
苏东亮笑着大手一挥:“好啦,咱们去会议室吧。我一直想听听基层教育的真实情况。听说李校长是全校教职员工选举出来的,还是满票当选,我特别好奇,一会儿大家好好聊聊。”
众人在李秀芝的带领下,朝着多媒体会议室走去。
从农技站的宿舍楼到会议室,要穿过校园。
虽是寒冬时节,校园里却别有一番景致。
沿着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前行,路两旁的冬青树在寒风中依旧翠绿,它们像忠诚的卫士,整齐地排列着,为略显单调的冬日校园增添了一抹生机。
冬青树的枝叶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细碎的钻石。
不远处的花坛里,几株腊梅傲雪绽放,金黄的花朵在凛冽的寒风中肆意舒展,散发着阵阵清幽的香气,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丝丝温暖与芬芳。
那香气萦绕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花坛边缘摆放着一些盆栽的松柏,它们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形态各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腊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冬日画卷。
继续往前走,便能看到学校的教学楼。
教学楼虽然规模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楼前的台阶被清扫得一尘不染,没有丝毫积雪和杂物。
教学楼的外墙上,挂着一些学生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和励志标语,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彰显着学校积极向上的氛围。
走进教学楼,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
墙壁上张贴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有充满创意的绘画、笔锋刚劲的书法,还有文采斐然的作文。
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努力与才华,展示着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来到多媒体会议室,里面暖意融融,与室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李秀芝打开ppt,开始介绍城南小学的发展历程。一张精美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图片中是学校曾经的模样,显得有些简陋。
李秀芝的脸上绽放着自豪的笑容,语气中带着感慨:“城南小学创办于2005年7月,当时教育局只给了一栋教学楼,配了十位教师、七位校领导,其他什么都没有。学校的设备都是老校长李雄同志四处奔波筹集资金添置的。”
省里来的领导们纷纷在人群中寻找李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