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三百六十四回 开府

第三百六十四回 开府(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诸天逐渐全知全能 汉末波涛之逐鹿 穿越年代辣妻有空间 磁场武神路明非 求生战场我能送货上门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八零笨蛋美人野又撩 武侠世界的太监 小撩精腰软嘴甜,腹黑沈爷被撩疯 上仙,不要跑!

杨承应急着剿匪,和流民大量涌入有很大关系。

自从得到盖州,后金军撤军的第二天开始,逃亡百姓大量涌入。

这些可怜人,身上没有一件好衣服,吃的是树根草皮,脚上冻得发脓大有人在。

还有缺胳膊少指头,都是非常常见的事。

搞得杨承应有好几天,都不敢出门了。

就怕看到这些事,他全权交给宁完我办理。

因此,剿匪安民是当务之急。也不管你以前有多大委屈,既然做了土匪,那就要有被消灭的觉悟。

杨承应不出门的原因除了这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得想出一个办法,让自己拥有幕僚。

开府,这个很熟悉的词汇,在明朝是很陌生的词。

因为开府意味着拥有自己聘请的属官,而大明律明文规定,严禁官员私募属下。

也就是说,杨承应现在已经触碰到了明朝武将的天花板。

以前请茅元仪和孙元化,那是因为他势力还很弱小,朝廷压根不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的存在。

换句话来说,金州镇和金州军都是靠杨承应打出来的。

但随着他的威名越来越大,限制也越来越多。

在外,看上去只有一个胡良辅监军太监。但这位仁兄是御马监出来的,那是皇帝身边的太监。

换作一般人,早被胡良辅拿捏住了。

对内,还有公主压着。时不时给她皇帝兄长写信,报告金州镇的内情。

这些和“开府”相比都不算什么,开府算是武将想都不能想的事。

文官担任的督、抚,有一定的开府权,那都是获得朝廷和皇帝批准的。

杨承应现在想要开府权,别说言官科臣,就连新蓟辽总督阎鸣泰,新蓟辽经略王之臣都不会答应,皇帝也不会答应。

可如果不“开府”,金州镇长期各管一块,迟早要出事。

特别是杨承应必须亲自镇守盖州,应付北方强敌和辽西明军的情况下。

盖州指挥使司,杨承应找来宁完我商量此事。

“我实在想不出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杨承应揉了揉太阳穴,“去年粮食贩卖就是这种情况,还得两边协商着来,差点闹出大事。”

宁完我问道:“那么大帅想用那些人组成您的幕僚,协调处理各方政务?”

“当然是你,范文程,鲍承先和祖天寿。”

杨承应脱口而出。

这三位,除了祖天寿意外,都是历史上皇太极用来平衡女真贵族的大学士,能力各有倾向。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范文程类似于诸葛亮,宁完我类似于庞统,而鲍承先则是老丘八版的萧何、曹参。

祖天寿能进名单之列,和杨承应平衡势力有关系。

再者,祖天寿表现不差。

宁完我略想了想,便道:“既然如此,大帅何不奏请朝廷,允许您设立文馆。借口是辽东一直没出过像样的读书人,您要设立文馆聘请读书人编写刊刻书籍,在辽南四卫传播,让他们深慕圣人教化。”

“漂亮!”杨承应惊喜得拍了一下桌子。

这个主意,正是历史上皇太极为了不引起女真贵族的注意,找的一个借口。说是翻译书籍,却逐渐变成了皇太极的决策机构。

后来,皇太极让他们挂着拥有实权的职务,无形中取代了满洲贵族共同议政的这个传统。

高,实在是高!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亮剑:钢铁雄心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