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互诮谈论酒中仙(2)(2/2)
大家喝了这一杯之后,酒仙儿接着往下说:“第三个要推雅好宾客、饮酒一斗而不醉的李适之,杜甫描写:‘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天宝元年,李适之代牛仙客做左丞相,更是豪饮,有一夜散尽千金的气度,杜甫的诗中说李适之每日只要兴起,大宴宾客,不惜花费万贯金钱,席上酒量大得惊人,犹如鲸鱼吞吐百川;五年过后,遭李林甫挤兑,被贬为一个知政事,但酒却照喝不误。自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说明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好!”大家叫好,与酒仙儿共同喝了一杯。
酒仙儿继续往下讲:“第四个要算翩翩美少年崔宗之,诗是这样描述:‘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他与李白是好朋友,二人常常在一起喝酒吟诗,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杜甫描写宗之举杯,神形脱略,好比阮籍那样孤傲,喜作青白眼,又气度不凡,神韵皎洁,犹如嵇康饮酒之后那般玉树临风,俊美潇洒。如今我们常用玉树临风一词来形容人英俊潇洒,而玉树临风一词正是出自这一诗,可见崔宗之相貌之英俊。”
大家共同认可,又喝了一杯。
酒仙儿接着说下去:“第五个要数苏晋,杜甫的诗是这样记载:‘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说明此人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边长期吃斋,又一边常常偷着喝醉酒,醉后必定逃禅。”
众人静静地等待,哪知却没有下文,过了一阵,卫图夫问:“下面呢?”
“太监的下面——没有了。”酒仙儿双手合拢互搓,口中轻松回答。
卫图夫不依不饶地追问:“我不相信,杜甫怎么只写这么一丁点儿描绘?”
“杜甫只写了这么两句,从诗意和字例解释如此,我有什么办法。”酒仙儿把两只手一摊,耸耸肩膀。
卫图夫鼓动大家:“酒仙儿这会儿说得不好,我提议罚他一杯,以戒后面如何?”
众酒友附合:“好,应该罚酒仙儿一杯!”
酒仙儿孤家寡人,怎么拗得过众人,只好认罚一杯。喝了罚酒,又往下说:“第六个要算杜甫心中的至爱李白,杜甫诗中前两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不但赐食,而且亲为调羹,下诏为供奉翰林。他做了翰林后,日日与一帮酒徒沉醉于酒肆,唐玄宗每每需要谱曲,欲造乐府新词,只得派人到酒楼茶肆寻找李白入宫,大醉的李白被高将军扶着登舟,入宫之后以水泼面,待李白稍稍清醒,唐玄宗则令其秉笔;李白酒后挥毫,一挥而就,多成十余首诗篇,玄宗皇帝大为欢喜、惊叹不已。高力士瞧不起李白,李白看在眼里,曾当场算计,要皇上下旨,命高力干士为自己脱鞋磨墨;后面两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现出太白的狂放与浪漫、桀骜不训的诗仙神采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酒仙儿豪放之气。万县大曲酒厂和陕西太白酒厂,就是借助李白的名气,两个厂都生产出太白酒,便吾辈能一饱口福。”
大家齐声呼叫:“好,”共同饮了一杯。 “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