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招生的潜力(二)(1/2)
+
但现状却是.大量职业学校花大钱买学生.去年杨一民帮徐曼丽跑了两个地方.先找到班主任.班主任问多少钱一个人.县职中好像是三百元一人.徐曼丽怕招不到生.完不成任务.所以直接说三百.这也就是说.徐曼丽的差旅费还得自己掏.
但沒想到对方却笑了笑.说道:“平川县毕竟穷.学费不高.行.我看哪些学生愿意就给你们送來.”
徐曼丽信以为真.回到学校.其他老师说道她太天真了.市职中、市上几个技校都是六百到八百一个人.省城的民办学校.更是高达一仟元以上.县职中要想招生.只有老师自己跑.
杨一民当时借了一个摩托车.搭着徐曼丽跑了两个乡学校的近百个学生家庭.历时半个多月时间.后來老百姓都知道他们了.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看见他们就问:“你们是來招生的老师吧.”
杨一民很诧异.问:“你咋看出來的.”
对方笑道:“现在走家串户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卖保险的.另外一种就是你们职中的老师.來招生.”
杨一民当时就感到太可悲了.但却无奈.教育能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在职中的招生中可以最明显地看出來.大家所抢的.正是学生最终要交的培训费.这笔钱.是学校老师生存的根本.职中的老师的奖金靠的是它.民办学校的所有经费也得靠它.
现在学校老师、特别是职中的老师.不仅仅把书教好就行.还得培养口才.这样才能将学生招到自己的学校.
杨一民当时就想起了红军长征.**后來说道“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和今天的职业中学的老师的要求是多么的相似.
在杨一民的帮助下.徐曼丽最后招到十多人.因为学校老师之间有交叉.学生到了学校门口.还有老师与徐曼丽抢说是自己招的.因为徐曼丽资历浅.被另外的老师抢了学生还说是她在抢.把徐曼丽气哭几次.但因为学校只分了五个指标.徐曼丽还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后來徐曼丽领了钱为了以后的招生.还是给班主任一个学生返一百元.班主任因为沒做多少工作.也不好多要.但徐曼丽因为超额完成任务也获得了额外奖励.还被学校安排出去旅游.
有了徐曼丽的招生经历.杨一民在处理对待职中招生的问題上很谨慎.这事不能明朗化.但却不能让老师将精力花在如何卖学生上.而且还要考虑.要保护本县职中.让更多的学生到县职中读书.
县职中一年的培训费仅捌佰元左右.收费比其他学校低得多.这也是返的招生费低的原因.杨一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得由学校出面进行干预.
第一是要摸清学生毕业后到底到了哪些学校;第二是要和各学校负责本校招生的职中老师达成一致.将如何分成说在明处;第三是要让本校的确做了工作的老师有所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