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借天改明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荐甘薯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荐甘薯(2/2)

目录
好书推荐: 至纯医道 都市巨灵神 美女无需追 腹黑教官惹不得 刀纵天穹 灵武逆天 最强神道 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 洪荒元符录 官行天梯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那样子,难道真有喜事,和徐侍郎有关?于是,连忙问道:徐卿不用多礼,有事快。”

陛下,臣有本上奏。”徐光启看了下钟进卫,然后向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让徐光启。

臣在万历三十六年,写过一份。臣惭愧未及时向朝廷上书。中兴伯昨日听闻之后,极力愿与臣一道联名推荐甘薯。”

崇祯皇帝一听,难道钟师傅的大喜就是这个甘薯。钟师傅如此重视,一定不是凡物。不由生了兴趣,也不让内侍转递徐光启拿出来的,自己走了下来,接过之后当场看了起来。

崇祯皇帝先是看了序,从中隐约看到了徐光启以前没有给朝廷推荐的原因,然后又看了内容,是这种甘薯的好处和种法。其中还进行了产量对比,一目了然。

北方夏麦秋粟合起来亩产约为两石,江南亩产稻谷四石左右,而这甘薯,据徐光启在上海试种,亩产能达到六石左右。崇祯皇帝看到这里,眼睛都亮起来了。

的内容不多,他很快看完,然后抬头问钟进卫道:徐侍郎所甘薯的产量如此之高,可是事实?”

崇祯皇帝心中有着一种期待,虽然钟进卫刚才了大喜,但他还是想亲耳再听一次。

钟进卫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他问的是,后世是不是能证明此种甘薯的益处。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向崇祯皇帝道:是的,并且甘薯在全国各地都能成活,据,吃了对人体还有不少好处。”

徐光启一听,在一边证明:神医李时珍所著中,有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yin之功效。”

能解西北灾情?”崇祯皇帝马上联想到西北的灾情,期待着钟进卫的肯定答案。

应该能缓解吧,全面解决恐怕不行。”钟进卫想着要甘薯能彻底解决饥荒,后世就不会有饿死的人了。

虽然崇祯皇帝没有听到满意的答案,但甘薯如此之高的产量,还耐旱,刚好能解决大明现在越来越严重的旱情。

不过甘薯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贸然推广所有田地都播种此类作物,万一有个意外,怕是后悔莫及。但现在西北的灾情又特别严重,缓慢试验则有可能延误灾情,西北地区已有多处地方出现饥民造反,延绥巡抚洪承畴为此已经连上几道奏疏催赈灾粮。

崇祯皇帝就在钟进卫和徐光启面前,来回踱步了几圈,然后站定,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朕先试种一下,然后再下令所有田地播种甘薯,是否会更好?”

钟进卫晕倒,看来崇祯皇帝果然是没有出过门,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咨询。

于是,他点点头,对崇祯皇帝道:臣有两个建议,供陛下参考。”

钟师傅,快。”

一,陛下当调集闽浙一带的甘薯种子,尽快往灾区推广。甘薯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占有原先的田地,直接在贫瘠荒山种植,都没问题,今年能种出多少是多少。”

崇祯皇帝点点头:其二呢?”

二,成立研究院,研究甘薯品种,培植出高产甘薯。据臣所知,甘薯的亩产绝不止六石,在臣的家乡,再翻一翻都嫌少。”

钟进卫来大明已有一段时间,单位换算差不多知道,此时的一石约为一百八十斤,后世甘薯最少都是2000-3000斤,因此他能夸这个口。

徐光启在一边听得一怔,中兴伯当真能有如此把握,甘薯亩产在大明能有如此之高?中兴伯在海外的经验怕不一定能适合大明吧,这大话出去,恐非中兴伯之福。

他却不知道,钟进卫所的地方,就是大明的地方,只是时间上有差异而已。当然,崇祯皇帝是知道这点的。

所以,崇祯皇帝的注意点不和徐光启一样,而是在钟进卫的研究院这个名词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