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转战江西(2/2)
第三次进攻武昌城,仍然由李宗仁为攻城司令、陈可钰任副司令,这次仍是按照第二次攻城计划来开展进攻。当然,事必躬亲、超喜欢揽事的进展顺利调刘峙第二师解体第四军在忠孝门的防务,他还明令规定:如有登上城垣者,官长受赏二百元,士兵一百元,最先登上城头的部队赏三万元。登城的准备工作完毕后,号兵集合吹冲锋号,士兵齐呼:“革命万岁!”前锋部队在奋勇队后,每隔五十米至百米分一队,各队齐头并进;前锋全都携带短枪、手榴弹以方便登城,这些细节性的规定都是出自蒋介石的手笔。
9月5日,第三次攻城仍然选在凌晨3点,攻城部队逼近城垣时,守军枪炮齐发,比先前更为猛烈。第七军奋勇队在保安门发动进攻,但此处城垣较高,竹梯刚一架好,士兵正准备攀梯时就遭到守军猛烈的轰击,伤亡惨重。后来,攻城的这支奋勇队沿民房而上,但居高临下的守军很快就洞察到这一举动,立即用火药包、手榴弹、爆发罐等引火物,从城上投掷到已经泼洒了煤油的民房。一瞬间,民房成火海,烈焰腾腾、火光冲天。与此同时,守军还将机枪、野炮从上往下发射过来,这就使得第七军攻城部队伤亡枕藉,无法登上城去。
第四军在通湘门一带的攻城行动也是遭遇惨烈,当时就有一些官兵把家信写好,还准备了一包衣服、几个银元便托人帮忙保管,一旦战死就把这些钱物邮寄给家人。叶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也碰到过这种状况,他得知此事后血脉喷张,很兴奋、很豪迈地说道:“古有抬棺决战之事,如今我们写信攻城,这种事怎么少得了我,你们把信件什么的交给周廷恩书记就行了。”谁知那位周书记也说自己要参与攻城行动,后来他们还是找其他人保管物品。曹渊所率的那支敢死队全部壮烈牺牲,这位黄埔一期出身的曹营长阵亡时年仅24岁,后来,武昌城被北伐军攻克,他连同所有攻城烈士被合葬在洪山,墓前树立了一个牌坊,上面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就在第四、第七军死伤惨重时,忽然在军中传来刘峙师已经攻入忠孝门,于是这两军闻讯后大为振奋,益发奋勇当先,但他们整个连、整个排地伤亡也仍然没有入城的希望。正当前线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蒋介石忽然前来约李宗仁等人到前线去视察。李宗仁当时认为蒋介石未曾做过中下级军官,很少亲临前线感受炮火的威力与残酷,便生怕他在枪声炮火中感到胆怯。但就在当时战火正烈之际,流弹横飞,簌簌簌地在蒋、李二人面前呼啸而过。不过,进展顺利极为镇定,态度也很从容,一点也没有丢掉主帅风度和威望。李宗仁其实还不知道,就在他刚从陆军学堂毕业的那年,蒋介石率领100多名敢死队攻打杭州,在光复浙江时写下辛亥革命中的辉煌一笔,其早年的英武雄奇到现在仍然没有失色。不过,蒋介石见攻城部队虽已万分英勇,但仍是没有多大进展,便下令停止进攻,各军暂时退到安全地带待命,这样,第三次激烈的武昌攻城之战结束了。
北伐军的进展状况可谓秋风扫落叶般,他们一口气打到武昌城脚下,这让孙传芳大为震惊,想当年自己横扫东南数省,在起初也并不惹人注目的,后来才得以成就霸业,真是后生可畏啊,想到这里,孙传芳便把他的头号参谋人物蒋百里请来商讨应敌之策。
这位蔡锷的同窗好友蒋百里可不是一般人物,当年辅佐老同学反袁护国后,他就在北洋政府中任职,不过,那段时间他有些偃武修文,《孙子新释》、《军事常识》这些成为军校教辅的军事书籍就是他编著而成的。后来,他又随老师梁启超到欧洲游学,写成《欧洲文艺复兴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竟然做起了学者的工作,可能是受老师影响太深,或者根本就是他自己真的能文能武,不想浪费天赋,便就着兴趣做做学问。
1923年,他与文化名人胡适等人创办新月社,还与多情浪漫的大诗人徐志摩结成好友。他的文化兴趣在这几年的时间内可谓大放异彩,如果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中国也许会多一个文人、学者、政论家,但同样也会少一个杰出的军事学家、军事理论家和一位一流的军事高参,但到1925年,他出山辅佐吴佩孚,可是由于吴佩孚与奉张捐弃前嫌,这就让辞职不干了,他就到了上海去投靠孙传芳。为什么因为吴、张和好而离开吴佩孚呢?因为当年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手下任职时,遭到张作霖的排挤,而且张氏几次放言要迫害他,机智的蒋百里还是在一次上厕所的机会中逃脱虎口,由是二人结下仇恨。话又说回来,孙传芳之所以能够迅速扫荡东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蒋百里这样的高参智囊相辅助。
后来北伐军兴,留在孙传芳幕中的的蒋百里在北伐军转战汨罗江之初就向孙氏提出三策:
第一策:趁北伐军与吴军鏖战时,孙传芳突出奇兵,从江西全力西进,腰击北伐军,占领长沙,一来截断北伐军先头部队的归路,二来威胁两广。
第二策:等北伐军围攻武汉时,孙传芳指挥水陆大军溯江西上,解武汉之围,也就是说使得吴军和北伐军在武汉以南互相消耗战斗力时,孙军待机而动。
第三策:孙传芳五省联军主力在江西集中布防,以逸待劳,准备随时抵抗进犯的北伐军。
这三策可以说是上中下三策,但前两策孙传芳都没有采纳,到现在北伐军底定湖南、攻下汉口,威震华夏,丧失宝贵战机的孙传芳不得已而采用下策,便急速将原先驻扎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军队调集至降息,以待北伐军前来挑战。北伐军的右翼部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已和孙军的前锋发生遭遇战。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