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荡平广西(1/2)
四人匍匐前进大概有十多分钟,身上全是泥水,返回之后,蒋介石又让他们站起来,自己又开始训话:“我们作为军人,必当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战胜一切困难,这样才能在作战时百战百胜。我们这样的革命军人负责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历史使命,我中华民族之复兴、中华民国之光复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我们这样的磐石基柱。哪有革命军人怕风、怕雨、怕火、怕水的?现在由这三位教官领你们出操!”
李宗仁和唐德刚(小唐)又开始讲起他当年在广西的光辉岁月来,没办法,当时人在异乡他国,见到华人同胞自是亲切三分,再加上小唐当年还参加过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筹划的台儿庄大战,小下级碰到老上司,更是增加一份亲近感,所以李先生也是不该憨厚老实人的本色,无所忌讳地直言快语:“那时季宽(黄绍竑字)攻取梧州不久,正好国民党一大召开,不是说要改组嘛,我以为我是同盟会员,不会被剔除,谁知李济深专程派人来通知我,说是要让我重新入党,盛情难却,经李济深和陈铭枢介绍,这都算得上是很聊得来的朋友了,当年我就这样成为一名正式的国民党员。季宽也是暗中两次潜到广州谒见总理,说我们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很是艰苦,请求广东大本营支援,可没有得到太大的反响啊。”
“可能是他们商团的事,也可能怕陈炯明背后一刀,其实广州形势复杂得很,不亚于你们广西。”
“对,还是你小唐有见解,不愧是学历史的出身。”李宗仁赞道:“广西就是一个小三国了,我和季宽、沈鸿英、陆荣廷都成鼎足之势了。他们都有一两万人,枪支弹药又充足,兵强马壮不是我和季宽所能够比拟的。可季宽占据梧州不放,沈鸿英当然不干,陆荣廷更是有意吞灭,季宽不得已才公然打出‘讨逆军’的旗号与他们为敌。”
“当时梧州扼守两广交界地带,战略位置重要,难不成他俩还想伺机攻打广州?”小唐问。
“那是当然,占据梧州则得全省之咽喉,进可攻退可守,而且那地方还算是富裕之地,当然受到他们的觊觎。陆荣廷果然派陈毅伯来同我谈判,说是任命我为‘前敌总指挥’讨伐黄绍竑。”
“噢?陆氏竟然还有这么狠的一招,那您是怎么应付的?”
“我那时也是在思索,如果贸然同他决裂,他肯定以此为借口,然后在联合沈鸿英对付我,那我简直就是在夹缝中争扎了,不说取胜,生还机会都很渺茫。考虑一会儿,我还是觉得应该派人对陆氏进行反游说,就说梧州处于两广交界地带,要想清楚当年中山援桂之前鉴;更何况省北道路蔽塞,处于北洋系包围,就别说向外发展,还望老帅三思。”
“那结果如何?陆氏有没有答应?”
“哪里有那么容易。我只好再派人前去,说实在不想自相残杀涂炭乡梓,如果老帅认定势在必行,我可以让开一条大道,让老帅尽管通行。谁知,陆氏还真的率人北行,到桂林城郊时,沈鸿英因为曾经要求陆氏下野,所以那次非常尴尬。再加上陆氏说马济已经弄到大批弹药,随时可以攻下桂林,守城士兵不多,这可让沈氏着急了,当下撤出桂林七八十里,尔后又调集南宁、柳州一带援军,以图攻克桂林。陆氏也让所部从各方前来支援,还电请赵恒惕增援,赵氏派叶琪、李品仙在那里佯攻助威。结果,沈鸿英部围攻桂林三个月之久,甚至还将城墙炸裂,守将韩彩凤率众殊死搏斗,鏖战激烈,才将攻城部队击退。双方日后也是僵持不下,最后经过北京政府才得以和解,陆氏答应退出桂林。”
“他们酣战的时候,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打算?”
“当然有打算了,我和季宽准备前去捅一刀,想要坐收渔翁之利,可秣马厉兵正整装待发,可他们突然之间就媾和。不过我还是和季宽在桂平商议,必须得行动快一点,要立刻作出战略部署,不然等到他们两个合起来图谋我们,那时就铸成大错了。”
“是啊,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作为军事统帅,必须得反应灵敏才好,那你们是怎么做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