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众矢之的(2/2)
一、 袁世凯立即退位。可免一死,但必须驱逐出境;
二、 依照云南起义时的要求,诛戮杨度、朱启钤等鼓吹帝制的“十三太保”;
三、 关于讨伐帝制逆贼之军费共约六千万元,应抄没袁世凯及十三人之家产作为赔偿;
四、 袁世凯之子孙三世被剥夺公民权;
五、 袁世凯退位后,即遵照约法,以黎副总统继任大总统;
六、 文武官吏,除国务员外,一律仍旧供职,但军队驻扎地点,须听护**都督之指命。
并且还附带声明:“袁世凯一日不退位,南北议和就一日难以实行。”袁世凯拿到这一份协议条件书,又气又慌,便连夜在怀仁堂召集会议,假意向参政院提出一封辞职书,希望参政院能知道其意,大力挽留他不予辞职。次日一大清早就传见参政院院长爱新觉罗?溥伦,向其述明缘由,希望他能向全体参政疏通,以免发生意外。可有个别参政不知是怎么回事,既然当面对袁世凯说:“先前冒昧劝进称帝,已为国人所鄙弃,现在又要依样挽留,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再演一幕滑稽剧,那大伙都要像‘十三太保’那样不为南方所容了。”袁世凯便打消了假意递交辞职书的计划,只好再心生一计,便换了一招,散布谣言说南方要推举岑春暄为总统,各省军民长官必须尽行撤换,好让各省北洋系将军继续拥戴他当总统。之后,又派阮忠枢到南京游说冯国璋联合各省继续挽留袁世凯当总统,冯国璋怕再被骗吃亏,认为自己手握重兵,不会有人敢撤换他便拒绝了。阮忠枢只好劝说张勋,张勋答应了。但袁世凯又怕孤掌难鸣,让征询各省意见,只有倪嗣冲和朱家宝响应。没办法,黔驴技穷的袁世凯在“十三太保”这些顽固帝制派的怂恿下,只好继续用武力来收拾残局了。
各国领事馆、租界以及一些重大的国际公司云集十里洋场的上海,对于这个国际观望之地,自从心腹爱将郑汝成被陈其美派人刺杀后,局势一度动荡,袁世凯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在狼烟四起的情势之下,他认为务必除掉陈其美,彻底扑灭革命党那一伙人,重新掌控上海以求力挽颓势。
而刺杀陈其美这一重任便交给从革命阵营中反水的“狗肉将军”张昌宗。这喜欢吃狗肉又闯过关东的土匪将军是个十足的投机分子,辛亥革命那年,洞察清朝被倾覆的的态势不可挽回,便拉着几百人的队伍投入革命军山东都督胡瑛部下,随后又到上海当了陈其美的骑兵团长。赣宁之役时,本来被派往徐州前线与冯国璋军作战,防止北洋军南下,可这人阵前突然倒戈,倒是投入冯国璋怀中。按道理,张昌宗应该跟随冯国璋反袁,可拿了袁大头的40万元,便答应为之办事,干掉陈其美。
李海秋、程国瑞、许国霖本来是陈其美手下,各自拿着张昌宗的5万元后,便伺机行刺。在得知陈其美为筹措讨袁军费搞得焦头烂额后,程国瑞、许国霖便立刻注册一个鸿丰煤炭公司,随后李海秋就找陈其美商量,说是有一个矿区想要同日本人合作,要让日本人投资入股才行,但需要有人介绍,如果陈其美能够帮助办成这件事,可以拿出四成的日资酬劳也算作是用来资助革命。
因为李海秋还是党员,陈其美也没有多作怀疑便答应5月18日去和日本人洽谈。蒋介石听说此事后,便和黄郛、张群等人前来相劝:“大哥,上海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物都有,你还是要多留心一些。要不,让我们同你一起去,至少可以作个照应。”
“为了革命,什么龙潭虎穴没有闯过,孙先生不也是随时都要接见别人吗,我又何惧之有?再说了,李海秋也是党员,去和日本人谈生意,人多了反而显得没诚意。放心吧,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要发啦。你们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