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云集响应(二)(2/2)
革命军同冯国璋的北洋新军相持数日,双方都不能占据上风。至10月29日,湖南军司令刘玉堂奉命援鄂已到达汉口,当即领49标投入战争。湘军素来以英勇著称,加上都是生力军,只要与北洋军接触就白刃冲锋,相当生猛。北洋军连连败北,辎重武器损失不计其数,投降者也不少。
冯国璋本来想与黄兴交锋来挫革命军的锐气,没想到,中间杀出个刘玉堂,气得冯国璋破口大骂,当即从河南亲率大军来战,将湘鄂革命军抵挡一阵方才休战。
到了晚上,气急败坏的冯国璋下达军令:集中所有炮兵炮轰汉口,不论革命军还是民众,凡挡道者,格杀勿论。命令刚一拟好,随军参谋文泰当即进谏,声泪俱下:“将军,三思而后行,关键时刻,不能尽失民心啊!”
冯国璋闻言怒斥:“他妈的这群湖北佬早就被叛匪蛊惑,要是识相,我来时,早就应该出城相迎,何必等至今日。”
“既然是来剿匪救民的,又怎能……”还没等文泰说完,冯国璋就大喝道:“连你也要乱我军心?”“砰”的一声,冯国璋拔出手枪将文泰打死,并命人将其枭首示众:“凡违令者,与其同罪。”
汉口的灯火渐次亮起来,可惜等待这华灯初上的不是持续的繁荣,而是一场无情的战火。
数十门山炮向霓虹闪烁的商市齐轰,顷刻,哀号哭叫声不绝于耳,林立的高楼如排山倒海,这内陆最为繁华的街市霎时间化为人间地狱。
黄兴等人闻讯,心情非常沉痛,恐怕继续殃及汉口商场和众多无辜百姓,传令革命军渐近退守汉阳。冯国璋倒是步步***近,见革命军已经放弃抵抗,就放火焚烧,同时唆使士兵四处抢劫,但凡遇到无辫子的人就地处决。在炮火中的幸存者根本无暇顾及亲人,各自尽力四散逃亡。
就一夜的时间,汉口到处弥漫着炭烧味和血腥气;就一夜的时间,这个原本欣欣向荣的城市转眼间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此间的冯国璋也不忘敛财,士兵搜刮的金银财宝也大多数被他囊括袖中,初略估计也有两千余万元。
汉口被焚劫,各国驻汉领事馆纷纷通电北京,要求清廷惩办前军将帅、赔偿各国损失。焦头烂额的清廷无心处理,全委托给袁世凯处置。袁世凯顶不住压力,对外宣称将冯国璋延期撤职查办,又派人向各国使节道歉,并商议赔偿之事,说是先理清赔偿金,等剿灭叛匪后悉数偿还。
袁世凯在清廷虽然举足轻重,但碍于各国压力,又不得不与死党秘密商议日后事宜,于是召来了北洋智囊集团:徐世昌、王士珍、杨度、严修等人。
“最好叫那孩子到太庙昭告天下,将一切大事托付给宫保。宫保再率师到卢沟桥,效仿陈桥驿兵变,然后如同讨伐南唐一般削平革命党人,大事可定、天下可安,以公业绩自当彪炳千秋,恩泽后世。”看似斯文读书模样的杨度直言快语,慷慨陈词。
“哈哈,你真是个直性子,不觉这事太急了吗?”“北洋之龙”王士珍道。袁世凯翘着胡子,张大眼睛瞪了一眼王士珍。王士珍立即回应:“华甫才闯了祸,真是打乱了计划,不然也无大碍。”
作为袁世凯拜把兄弟的徐世昌思索一会就说道:“革命党人赖以蛊惑人心的无非是颠覆满人政府,光复汉族山河罢了,待宫保大功告成,天下依然是汉家的天下,百姓不就这点盼头吗?再说北洋全军都是宫保子弟兵,平日受恩于你,自当感恩戴德,誓死效命。汉口那边的事做做样子就行了。随便找个贵族问罪,就可堵塞老百姓的口,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可,不可”严修站起来摇摇手说道:“现在不比古代,外交方面还是要多加考虑,不能草草了事,免得引起他们的不满。”
“有道理,现今外国保持中立无非是看重革命军军纪严明,而且深有号召力,现在还得极力争取他们对宫保的支持。至于革命军,就等他们军需不济,人心不齐时,我们再厚交外援,一举将其拿下,天下也便措手可得。”王士珍道。
“洋人就希望占点地盘,不如索性将云南、蒙古、西藏等不关痛痒的地方送给他们,他们必当鼎力相助。”还没听完严修所说,袁世凯就一个劲摇头。
“割地赔款为百姓深恶痛绝,清廷因此尽失民心,不然革命党人也不会如此崛起,我们当在这方面争取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啊!”徐世昌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等我国强大,那些地方迟早会收复……”
袁世凯上前拍拍严修的肩膀,示意他停下:“那些干革命的都是些浮躁青年,并不懂什么政治,一时心血来潮而已,到时候跟他们拖,再加以分化瓦解,威***利诱,他们自会不攻自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