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四百六十八章 移风易俗

第两千四百六十八章 移风易俗(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之全球王者荣耀 重生我真的不会拒绝 星空狰狞 唯求清欢 开局一枚建城令 诡秘:古神竟是我自己 半妖养仙途 沧海煮酒馆 极夜雪记(创世主和大魔王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体内有仙主魔尊

“而且彝人尚火,古代彝族人死后也崇尚火葬,我和赤日爷爷收集的资料上来看,直到明清之后,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和官府管制,在一些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方才改了土葬,而在大凉山这些核心地区,火葬薄敛,甚至不敛的习俗,一只都保持得比较好。”

“肘子跟我说嘉靖黔中通志上说当地彝人的葬礼是‘焚于野,掷散其骨骸。’我觉得有点夸张了,越嶲厅彝俗志里记载的以火焚化,用土石掩埋,才差不多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我们这里进行火葬的时候,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焚化,之后要收骨殖到陶罐里,命忠实年老的娃子数人埋到深山老林里,不让人知道,以防止冤家盗掘。”

“对,既然是隐秘行事,所以随葬之类的就通通不用,换句话说就是能够留下来的随葬品几乎就不会有,也就没有什么考古的价值。”

“这个习俗倒是挺不错的。”池薛荔点头道:“和中央举措保持一致了。”

周至说道:“那只是和现在的中央保持一致,其实在宋代汉人中也颇流行火化瓮葬的习俗,直到明清两朝方才普遍性禁止,改为土葬,当时的各级政府为了‘培育风俗’,那可是废了不少力气的,谁料到几百年后,又要把火葬风俗重新捡起来,又得再次后培风俗了。”

“真的呀?”池薛荔不由得吃惊:“汉族也流行过火葬?”

“其实池姐姐你早就知道此事,只不过没有留意而已。”周至笑道。

“不可能,我要是知道肯定会注意的。”池薛荔表示不信。

“《水浒传》里头,武大郎被毒死后,潘金莲不就是对他进行的火葬?施耐庵的描写是武大死后,家中随即买了棺材,并向‘团头’何九叔报告,请他来验尸。次日,化人场的‘火家’来收尸,并扛抬棺材出殡,到了城外化人场举火烧化。尸体焚化后,把骨殖潵入潵骨池内。”

“光凭这一段描述,就可以知道当时的火葬习俗相当盛行了,‘团头’又称‘仵作’,是专门协助县官审理涉及人命案件时检验尸体的,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至明清时期仵作已列入县署的编制人员,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法医。”

“人死了家属必须及时向仵作报告,经仵作验尸后认定是正常死亡,方能出殡。”

“‘火家’是负责收尸和抬运棺材的,是专职以处理尸体为职业的人员。”

“化人场就是现在的火葬场。化人场还设有‘潵骨池’,池里有水,尸体火化后,未焚化的骨烬即潵入‘潵骨池’。”

“不管是从制度、参与人员、流程管理来看,北宋时期我国的火葬习俗已经盛行,地方政府对火葬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提供了相应的服务。”

“啊?真的呢!”池薛荔骇笑道,想了想又找到一处可以反驳的地方:“不过《水浒传》是小说,虽然写的是宋朝,但是作者却是明朝的。”

周至笑道:“那我们就说笔记吧,顾炎武《日知录》里就说了:“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2001,这个导演只想搞钱 全职猎人:我死了也变强了 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 不许抽查我的成分 地狱游戏:从大都会开始 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入宫五年守够了,打死我也不留了 冰封末日:我囤亿万物资娇养兵王 重生新婚夜,清冷夫君把我宠上天 末世:我开酒店成富婆,全家哭着求原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