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迟秀珍遭冤,围炉夜蕴华吐垒(1)(1/2)
蒋氏在小姐的房中受了气,又被叶香噎得无法还嘴,到了厨房一时还愤愤然。好在厨房里众厨娘一贯奉承她,又是端茶又是奉点心,她才吐出一口浊气。见夏菊进来,顿时眉毛倒竖。她来穆家才几年,不知道头些年的事儿,不能对小姐怎么样,一个看坟家的小丫头还不能拿来撒撒气么!
“我说柳嫂子,你们厨房愈发没规矩了,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那嘴里什么腌臜东西胡吣个没完。太太、小姐、小少爷的饭食也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也得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么?”
柳氏本就怀疑夏菊在小姐跟前嚼舌根,正想着找个什么法子不让郑婆子和夏菊进厨房,她是知道太太对坟少爷一家格外优容,他们一家就住在别院后方,没事过来打打下手是正常的事儿,也不好流于明显,正好借了蒋氏的威风,“蒋妈妈说得正是呢。”拿了条子扫地,几个菜叶果皮堆到夏菊脚下,夏菊无法,只好掀开帘子躲到厨房外。咬紧牙关把眼里的潮意生生往回挤。
胡妈妈和王妈妈过来,见她一个人躲在厨房门外冻得跺脚,眼睛也红了,“咦?”一声,“怎么还在这里?赶紧家去收拾东西,找你妈妈来签契约。今天就搬进来,去找叶香,她会教你小姐房中的规矩。”进去把太太的意思跟蒋氏说了,蒋氏没成想为这么点小事就撵人的,还想最后拿一把,悲戚道:“也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让小姐不高兴,说撵我就撵。这也罢了,像我们这样儿的上哪儿不是帮佣?只是小少爷,晚上找不着人一哭能哭上一宿,可怜呐。”胡妈妈本来还想好言相劝,现在看她到最后还拎不清,也省的废话了。做奶妈的,仗着带大小主人比别人多些体面,多拿些银钱、吃的、喝的、穿的,大户人家都不计较,只是矜功恃宠,以情挟幼主,断不能容。
冷冷地说赶紧回屋收拾东西,明早就有马车送回家去。蒋氏看事情不能回转了,一路上嚎啕大哭,哀天怨地,说什么狠心,带了四年说撵就撵,人不大,心肠却硬。胡妈妈看她实在不像话,喝斥说太太还多给一个月的月钱,别再连这最后的体面也不要了。这才风收雨歇。
蕴华又唯恐蒋氏当天夜里找济华歪缠,引得济华哭闹起来。只是冬夜寒冷,当晚就将人送走太过不近人情,就嘱咐陈妈妈和蕊香即刻就去济华屋里接管过来,令蒋氏挪到耳房睡一晚上,不许再跟济华过多接触。陈淑碧和胡妈妈听了她的调配,胡妈妈也就罢了,二小姐能干,凡事思虑周全,严而不苛,这一两年帮着处理家事她已然看出来。小少爷还小,只怕以后穆家内外都靠这二小姐来支撑。
在陈淑碧看来,却更有另一番考虑:她自家常病,暗感寿数有限,倘或她熬不过这几年撒手而去,穆崇山与她恩爱,定不会再娶。可济华还小,婉华柔弱,偌大的家里没人能撑起内宅事务,久必生乱。又抑或穆崇山出于有人打理内宅的考量续弦,他本人是慈父无疑,可架不住常年在外料理生意,疏于照顾,若新人外存贤良内含奸诈,以水滴石穿的功夫在枕边献言,又在内院里使手段磋磨孩子们,到时候弱的弱小的小,怎生自保?如今看来,蕴华不论胸襟能为,都是上佳人选,不如把善恶美丑、手段韬略以及理事御人,事无大小,通通传授给她,再让婉华辅之,以后不论自家如何,几个孩子都能保全下来。当下拿定主意,让蕴华每日完成学校功课后都到上房来,听她解说家事。就是穆崇山那里,只要便宜,也都带上蕴华一起理事。
后院这一番闹腾,薛希来兄弟在前院也都知道了。长信向薛希来告辞,“也就明天一天功夫,把人送到了就回。两位表少爷有什么吩咐,摇摇铃,老妈妈们听见就过来伺候。”
“知道了,”薛希来想了想,“东堂子胡同的李文白先生你知道吗?你们家小姐的物理老师。”
“知道的,送两位小姐去过。”“那是我学长,你回来路上顺道去他家一趟,就说我在丰台,差你问候他一声。”这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但长信还是应下。薛云来摸出两块银元,“再买几份当天的报纸。”长信忙摆手,“几个铜板的事儿,我给表少爷买来就是,用不了这些个。”
薛云来微微一笑,“新炒的栗子、新出炉的点心,有什么好的你看着买些给你们小姐送去——她如今厉害了,兴许过两年更有雷霆手段,我们兄弟俩住这里,得时常打点着些。”都知道这兄妹二人打闹惯了,是玩笑话,长信和秀珍还是笑个不停。薛氏兄弟带了不少书籍、画具、甚至全套天文望远镜,独独衣裳鞋子带得少。住了七、八天,又值寒冬,穆青梵怕他二人换洗衣服不够,呢子外套、小毛衣服不御寒,差秀珍给送来两箱大衣和带绒皮鞋。
秀珍要替少爷整理出来放进衣橱里,薛希来却不让她在他们房中呆久,到了十七、八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家里又是那样的氛围。问过了父母的情况,知道一家人已经在门头沟的别院里安顿好,母亲前两天有些小感冒,好在已经大安。父亲无事,刚去矿山巡查回来。“我们这里无事,前两天又收到信,舅舅在城里安顿好就过来,左右也就是这几天。你进去跟舅妈和蕴华姐妹俩打个招呼,趁天亮赶紧回吧。”
等见到了陈淑碧,说起穆青梵有些感冒,这几天胃口不振,陈淑碧让人收拾了一盒子燕窝、虫草并熬好的阿胶固元膏。秀珍推辞,说上次送过去的还没吃完呢,陈氏却坚持,“二妹往年极少病痛,偶尔病一次还是要重视,也是到这个年纪了。”她和穆崇山对这个隔房的妹妹一直内感亏欠,当年替她相看,妹夫是极好,哪知那家子实在不清净,累她多年来劳心劳力。好在也并没有因此跟娘家人离了心,穆家孩子都小,穆青梵常常让两个儿子带弟弟、妹妹读书,诸多帮衬。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