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金黄杏子肥》自序(1/2)
在过去几年中,有一个男人,先后与两个女人过从甚密,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一个远在天边,一个近在眼前,她们确立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价值,虽然这个价值打了个大大的折扣,终归是一场游戏。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曲终人散,如同奥运圣火缓缓熄灭,此刻天降大雨,男人的心早已风平浪静,只是愧疚,不再记恨,连轻怨薄怒也随风飘逝。他十分感恩,她们毕竟给他留下了年轻美好的回忆,本书就是他回忆的产物,着墨多的是记叙两个为人迥异,可爱则同的女人,前者“以爱为生”后者“以爱谋生”,着力更多的是表现骨子里自卑、虚荣、善良、多智的“我”,以及“我”别一样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他们的爱说是轰轰烈烈,实际上并无多少热闹可看,情节也不连贯,支离破碎,几乎没有一个情节达到读者所期待的高潮。我要说这是一部微冲突小说,我认为这种写法更贴近生活,普通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平平淡淡过日子,哪有那么多戏剧化,那么多起承转合,你死我活?
那么作者凭什么吸引读者呢?凭造成了一个万花筒般的艺术效果,万花筒转动一下,里面一些美丽的小碎片就会闪闪烁烁,这是人性和智慧的闪光。
本书视角多变,语言讲究,充满哲理、情趣、诗意,一节多由三段构成,各段仅数百千余字,但连缀起来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活长卷,情理是贯通的,“草鞋边打边像”,主题是慢慢形成的,不瞒你说,这种小夜曲文体有点啰啰嗦嗦。
一位有经验的作家告诉我,一个作家要会啰嗦,会啰嗦才有饭吃,某文学大师全集洋洋几十卷,就是会啰嗦。
大师靠卖文为生,思想不会比一个思想家更多,但他会啰嗦,把一个胖大海泡得很大很大,因而著作等身。
这位作家说得好,我要补充的是,啰嗦的意义更在于渲染气氛,把话讲深讲透。我们发现,当一个好作家啰嗦时,并非简单重复自己,而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同一件事进行全方位描述、解析,这样读者才会产生更丰富的立体感。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