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2/2)
李国泰的西北军中将士,有世族之子,也有高门之后,本便是大魏卫国重兵,若非李国泰被郑叙逼得急了,诸人皆有家世所累,绝不能轻易反乱。
“不必说了!”李国泰大喝,“萧尹,我只问你!郑叙已死,我大军若奉军令南下平乱,粮饷何处?”
萧尹提声厉喝:“库史粮道何在!”
城上,萧尹的一名副将麻利地提了两个哆哆嗦嗦的文官上来,那二人跪下,道:“原有印信,为郑叙所夺,粮仓库银,皆为其贪没,藏于秘密所在。”
“既是如此,郑叙已死,令汝等速速问其亲信,尽快寻出,必不得误李将军大事!”
“是、是……”那二人又给哆哆嗦嗦的提了下去。
李国泰又问道:“眼下灾祸连年,西北流民遍野,萧尹,我再问你,你可有抚民之策?”
萧尹正欲开口,沈绛忽扬声道:“李将军,你为忠正之将,本宫甚为敬佩,眼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郑叙府中,想必满库民脂民膏,既取之于民,便用之于民。”
萧尹看向李国泰,李国泰手中长刀虽握,却再无出刀之名。
他只道:“萧将军,今日大军阵前,我可信你一言九鼎,如若你来日矫言伪态,我定不饶你!”
萧尹郑重道:“李将军放心。”
李国泰又道:“我老母年迈,妻子羸弱,你不得恶待。”
正在此时,天际一声孤鸣。
“是苍鹰!”有人惊呼。
萧尹抬臂,鹰隼盘旋而下,落于他臂上,他在鹰足上解下一枚信笺,看过之后递给李国泰,李国泰一愣,见其上有字,字道:国泰,李氏家训,为国为民,不言生死。吾儿勿负父祖名望。
这是李国泰之母泰国夫人的亲笔笔迹。
李国泰一时仰天长叹,“也罢!”言毕,他将长刀一立,再掀衣袍,半跪于城前,口中道:“我李国泰今有誓言,今□□危亡,九州动荡,此长刀可斩奸佞,纵铁蹄而踏恶徒,苍天父老可证,只拜明君圣主之下,为天下万民而战!”
萧尹随即扬手,安州城城门赫然大开,有侍者手捧金盘而来。
“奉国将军李国泰,世代功勋,名望卓著,今皇太女赐五色玉杯、龙虎金印,以示嘉奖,加封镇国公,帅大军南下浑河,以平国乱!”
萧尹亲手将金盘递与了李国泰,又道:“李将军,可纳否?”
李国泰沉沉一叹,举手,接过了赏赐,“多谢……皇太女恩典……”
沈绛远远看向军前跪拜的李国泰,忽若有所思。
萧尹在西灵山见到那枚调粮印信之时,必定已经知道了郑叙的所作所为。
李国泰大军为粮饷掣肘,他入城之后,既不先召见李国泰,也不即刻开仓放粮。反而又给李国泰下了什么狗屁军令,着实倨傲至极,还赴郑胖子的宴席,这正是压倒李国泰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国泰必定气得暴跳如雷,索性携大军围城。
而萧尹再在大军阵前杀了郑叙,令诸人泄愤,正可邀买人心。
还有便是……
萧尹再对大军扬声道:“萧某再借安州城一杯水酒,奉诸忠勇将士,明日犒赏三军,饱饮美酒佳肴,愿此去一扫动荡,还清平世界!”
沈绛捂着自己的腮帮子,果真如此,城外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城中躲着这些富贾士绅反倒捂紧了口袋。
之前他与小爱经过安州之时,眼见遍野饥民,可是连个施粥的棚子都不见一个。
这帮悭吝之徒,萧尹若要他们肯放点血,必定多费心神,如今李国泰大军一围,那些贪生怕死的富贵人家,想必定肯主动的“慷慨解囊”了。
这人太奸诈了!可怜李国泰,一身忠直,是个难得的好人,却被他从头到尾都算计了。
“奉君此命,必不辱之!”
“一扫动荡,还清平世界!”
原本粮草不济,饥寒交迫,今闻得有美酒佳肴,即便众人还未入口,也不由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一片高呼之中,那名弓手上前,扶起了李国泰,看着萧尹已转身离去,便将手中长鞭向他背影一指,同李国泰道:“父亲,儿要嫁他!”
原来,这弓手,正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郎。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