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1/2)
又过一月,边疆传信回京,说林闰玦已与冯唐会师。朝中众人都关注着北疆战事,没成想正是这节骨眼上平安州出事了。
其实原只不过是平安州出了桩‘子杀父’的命案,圣上知晓后认为此为关乎人伦大事,便遣了个钦差过去查证,谁知那钦差竟意外死在半道。圣上震怒,令当地官员三日内查明事实,孰知三日后却无丝毫信息传来。令人再去查时,平安州已断了与外界的往来,各个城门紧闭,凡有人接近皆被城墙上的兵士呼喝走开,有胆大之人曾偷偷靠近,竟听得城中有磨砺兵器之声。平安州地处京畿地带,离京城极近,一旦叛乱将会直捣京城。
朝廷得知后,意欲传信出去先收拢周边军队拱卫京城,但终没赶赢平安州叛军的直捣黄龙。
从平安州事发到军队围城不过短短三日,朝廷的信息已不能送出。当下京城中只有五千御林军苦苦守城。
然这并非最艰难的,不知竟是何时京中已藏有叛贼,他们纠集鼓动京中流民地痞形成一股势力,看着哪家防护稍微薄弱的,便闯入抢劫淫掠。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行政失灵,百姓流离,高门大户皆人心惶惶。
却说荣国府中,乱民还没来,反倒是自乱了起来。
这还得从探春婚事说起。话说在探春议亲那段时日,贾政为给探春脸面,便将赵姨娘和贾环放了出来,但探春早已对她亲母和亲弟所为之事失望透顶,虽不会拂了贾政的好意,但也并未给赵姨娘等好脸色。所幸之后李渔很快被调出京城,探春便眼不见心不烦地随夫南下。
探春和李渔一走,赵姨娘一直小心处事,但她到底已彻底失势,府中上下对他们母子皆冷眼相待。他们母子本就是刻薄歪酸、自以为是的人,哪里看得到自身错处,只怨恨贾家一干人等虐待他们。这京城一乱,他们母子便起了趁乱夺财的心思。
贾环先通过其书童钱槐联系贾家学堂中那些不学无术的贾氏子弟,再通过他们勾结外面的地痞,等某日清晨十分,赵姨娘伙同荣国府中一些心思不正的下人,直接打开了荣国府的角门。钱槐等人立马持棒带刀地冲了进去。
荣国府等人哪里能预料如此,虽之后贾芸、贾琏等赶紧召集家丁应对,但为时已晚。且又因着府门大开也有其他流民闯入,荣国府众人不得不暂时退居大观园中。只是如此惊惶交加之下,王夫人终是再不能坚持,在往大观园的路上便断了气。如此情境,众人也顾不得伤心难过,只能先草草将人葬于园中。宝玉年少丧母,哭的肝肠寸断,又想身边晴雯、袭人等都离他而去,当下世道动荡,林妹妹也不知能否保全,让他看着众人一个个离去,还不若他先死了,也免受这肝胆俱裂之痛。
钱槐等人那边得了好些财物,本打算就此收手。然贾环和赵姨娘得了便宜更加贪心,挑唆钱槐那群人说大观园中藏着更多钱财。钱槐等人听后皆摩拳擦掌,决定修整一二后再行突破。
再说冠军侯府,因着地靠皇城且有敖闰留下的□□镇守,暂时无事发生。且就在京城被围的当晚,冯紫英便携御林军过来,将周围几处王府和侯府戒严。然后又亲自与宝钗传话让府中上下安心等待。宝钗虽未亲见过冯紫英,但以前曾听得林闰玦说过这位大哥,知道此人可信任,于是便隔着屏风行礼谢过。因心中还牵挂母亲兄长等,又顺便问及外间情况。
冯紫英回道:“今巡查时路过薛家,只见大门紧闭,周围也无乱民逗留,应当无事。”
宝钗心中稍安,却又听黛玉问道:“大哥可知荣国府是否安好?”
冯紫英不想两位娇客担忧,便道:“也无甚大事。”
然黛玉却机敏地听出他话中的隐情,不禁有些着急道:“可是发生了什么?”
冯紫英只能轻咳一声道:“真没什么事,只是他家出了几个内贼,现在全家上下都退至大观园避祸。”
宝钗安慰黛玉道:“大哥既说无甚大事,你又何必自扰。如今世道,你我就算急白了头发,也帮不了忙。”然后又转而向冯紫英道:“多亏大哥送来消息,若之后有侯府可为之事,谨听大哥安排。”
冯紫英回礼道:“既是大哥自该照拂你们。你们也别着急,更不要出门走动,我这几日巡查会帮你们留意亲戚那边,若能帮扶的我义不容辞,你们在府中安心静待我兄弟回来便是。”
宝钗与黛玉再谢过,冯紫英又嘱咐铭哥等几句,才告辞离开。
到了第二日,京城中更添浮躁之气,有人传圣上已先逃往南边避祸。流离失所的百姓纷纷往内城涌入,京兆府等见天的衙门被流民围的满满当当。此时突然有北静王府一府大开门户,北静王水溶在亲兵的簇拥下出面安抚流民,并将王府献出以供流民暂居避祸。北静王此举令百姓大为感动,凡入王府避祸之人,皆向着府门三跪九叩,抹泪而入。然王府毕竟有限,不多时便再不能接纳人,北静王向着集中过来的百姓洒泪道:“是本王无能,力所有限。”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