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莫莫 古代象征恋爱的树:桑(2/2)
西周时期,养蚕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每年夏历二月一开春,就要开始浴种,三月初一开始养蚕,对浴种、出蚁、蚕眠、化蛹、结茧、化蛾等蚕的生长形态已有一定认识。对养蚕工具曲(箔)、植(蚕架)、筐(蚕匾)、蓬(芦席)等都有记载。这个时代的文献资料中,也随处可见对蚕桑的描写。作为蚕宝宝们御用的美餐,桑树也正式登堂入室,成了很多人家栽种的重要经济植物。
桑的历史
据统计,在《诗经》当中,提到最多的一种植物就是桑树。比如说在《桑中》一诗中,讲述了一个青年男女在桑树林中相约盟誓、永结同心的可爱故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意思是说,一位姓姜的美貌小姐姐和我在桑树林中约会,约我在上宫相聚,事后送我来到了淇水旁。
而在《国风·氓》中,则可以算是《桑中》故事的续集,以春秋时期一个可怜的离婚妇女口吻讲述了自己沉湎在爱情甜蜜之中,却在婚后被丈夫虐待和抛弃的悲惨故事。这首诗中,女主人公连续两次提到了桑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当她沉溺于甜蜜爱情的时候,正好桑叶碧绿而茂密;而当她被抛弃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桑叶枯黄飘零,让人黯然神伤。
《汉书》中说,在卫地(河南附近)有一种“桑园”,是专供青年男女“声色生焉”的娱乐场所,经常有潮男潮女们在此聚会。可能正是因为桑园在先秦时期沾染的这层浪漫主义色彩,很多名人的身世都和桑树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在屈原所写的《天问》中就说,商朝的开国宰相伊尹出生在桑树环绕的空桑山里;而到了《吕氏春秋》中,又说伊尹其实是出生在一株空心的桑树里面,然后被一个采桑叶的女子捡到了而带回家抚养。我们可以推测得知,人们为了给未婚生子的少女遮羞,才编造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故事,后来人们也用“空桑”来代指来历不明的孩子。
除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的桑树以外,古代人还喜欢栽种高大的梓树,所以《诗经》当中就把桑树和梓树拿来并称,代指家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八个字代表了每一个外乡游子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除了可以产出鲜嫩多汁的桑叶给蚕宝宝们吃之外,桑树还会结一种模样不怎么好看,却十分好吃的果穗,也就是传说中的桑葚。刚结出来的时候,桑葚是黄白色的,然后越长,颜色变得越深,等到长成深紫色的时候,就完全成熟了。这时候的桑葚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比起葡萄来也不遑多让。这也让桑树在已经很少有人家养蚕的城市里,重新站稳了脚跟。
西汉镏金铜蚕: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一条首尾有九个腹节的铜制蚕虫,正在仰首吐丝,体态生动逼真。
拉丁学名:bombyxmori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属。
经济昆虫,原产中国。植食。
拉丁学名:morusalbal.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桑科,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
中国东北至西南各省区广泛种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