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第78章(2/2)
鏊子底下发了芽,
拖着几根葫芦秧,
开了一架梅豆花,
结了一个大茄子,
摘到手里是黄瓜,
舀到碗里是芝麻,
吃到嘴里是豆渣。
此时她那忍俊不禁的格格笑声里已经带着十二分的欣赏和妖娆了,而不再是刚一开始的存心要戏虐和搞怪一番的意味了。
“忒有意思了,你是在哪里弄的这些笑话啊?”她一边忍不住地摇晃着因为情绪极好而显得轻重难辨和胖瘦不再均匀的身子骨,一边乐不可支地由衷赞叹道,“哎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你这句话是专门用来指听到的话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的意思,”他随即谦虚道,表面上看着是不为她的情绪所感染,不为她的恭维所触动,而实际上心里却高兴极了,好像多年的老近视眼终于有幸戴上度数合适的博士伦隐形眼镜了,“而我刚才说的那些只能算是耍贫嘴的小儿科罢了,属于典型的狗肉上不了桌子,根本就难登大雅之堂,真有点配不上你的夸奖。”
“哪里啊,桂卿,你不要过于谦虚嘛,”她用热切的眼光柔柔地看着他的眼睛,并用脆生生的声音继续表扬道,“反正我听着这些流传于乡野民间的经典笑话感觉比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强多了,至少这些东西听起来非常的风趣幽默和辛辣活泼,一点都不矫揉造作或者故弄玄虚,这也是这一类的作品能够口口相传并经久不息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大家都喜闻乐见,过耳不忘,你说对吧?”
“你就这么喜欢用成语吗?”他突然问道。
“不是的,我不喜欢用啊,”她先是感觉很诧异,然后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于是稍显委屈地笑道,“不过是因为和你在一起的缘故,所以我才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没关系,我是不会介意的,”他也善解人意地笑道,像是乘着巨大的帆板流畅地滑行在她欣然掀起的滚滚波浪上面,然后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你说得很对,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某种偶然的原因流行一时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经典,只有那些能够真正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东西才是永恒的经典。至于那些陈词滥调、空虚乏味和矫情腻歪的所谓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糊弄糊弄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迷惑迷惑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小资罢了。反正我个人是很反感那些东西的,所以我从来也不看,也不听,免得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文化垃圾给同化掉,最后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哪个有意义,哪个没意义。”
“其实最早创造鸡汤文体的可能要算是我们那位可亲可爱的孔老夫子了,”她有些玩世不恭地说道,满脸都带着调皮淘气的样子,她知道她今天说话的灵感都是他激发出来的,因而在他面前说起来也就相当于物归原主了,“他老人家的《论语》传承至今,可谓是集心灵鸡汤之大成啊,你仔细品品和想想,里面的大多数句子都有一股子浓浓的鸡汤味道,不过是比现在的鸡汤熬得更高雅和更有韵味罢了。”
“鸡汤本不腻人,没头没脑地喝得多了会才腻人,”他又不知轻重地矫饰道,有点被美女的气质和话语暂时冲昏了头脑的意思,“尤其是那些水平拙劣的无病呻吟的自以为是的鸡汤最令人反胃和头疼了。这些傻子看了会更傻,聪明人看了也会变傻的鸡汤既不进行深入的论证,也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只是一味地想着去怎么标新立异地改变读者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看法,从很浅薄的层面上去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言行,只能起到一时刺激人的耳目感官和表层精神的作用,而不会在人的内心深处或者灵魂深处留下什么刻骨铭心和过目不忘的痕迹。这些劣质鸡汤说难听点就像粗制滥造的卫生纸一样,多数人用过即弃,根本就不会再次回味,真的是过目即忘,这个眼进那个眼出。”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