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慕容拔城国仁亡北,姚兴报仇无疚传枪(4)(1/2)
大家还记得,太史庸在武功附近遇到了二刘,二刘托太史庸带大军西行。运粮的车走得太慢,每天也就是几十里地,这样走不是个事。刘牢之和刘毅的大军约有三万人,又都是骑兵,每人带一石粮食也就一百多斤,三万人就是三万石,每天走三百里很轻松,正好在略阳暂存。加上三天的时间就转运了15万石,因为运粮车负重减轻,速度加快,三天三十万石粮食到了略阳。粮队继续前进,骑兵休息半日,继续转运暂存在略阳的粮食,略阳道南安只有200多里,两天多的时间就转运完毕,就这样提前五天到了南安。
谢瑍非常高兴,令粮队在南安休整一日,次日赶往金城。其实谢瑍的粮食并不紧张,夏粮抢收,除了留给百姓的口粮,收购了数百万粮食。但实在是从江南转运粮食太远了,386年的粮荒,使得谢瑍不得不早作准备,而且入冬以后,一旦下雪,路难行,粮食就成了大问题。
谢瑍虽然又托苻朗给孝武帝带了信,奏明盛夏来临,大军休整,正是囤积粮草之时,请朝廷从各地征运粮饷运往军中,还是有些不踏实。万一有人从中作梗,粮草不继,一切就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谢瑍还给王献之写了信,请他务必注意朝中动向,以防小人掣肘,并建议建康方面运粮先走水路,入淮水转汝水,自襄城再开始走陆路;汉中既然克复,最好是从蜀地征集粮草,毕竟天府之国,古来富庶,且走汉中一线运粮,虽然路难走些,但胜在路程近,节省时间。
谢瑍大军之所以还在此地,主要还是给新政撑腰。谢瑍派往陇西和南安各三千兵马,除了维持治安,就是严惩闹事人员。谢瑍很庆幸,当时在幽州对军队的改组,增加了政将这个职位。现在看来,政将的作用效果相当好。对于组织学习新政、律令、鼓舞士气等,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经过谢瑍的引导,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今昔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些穷苦人的子弟,最明白其中的不同。
谢瑍准备借此机会,搞一个政将培训,到时候他亲自讲后世的思想教育和思想作风问题。所以,本来谢瑍要去金城的,暂时就没动身,而是专心的开始撰写政将教材《社会论》。这是后世研究谢氏的了不得的研究资料。
《社会论》
一、综述
二、人类起源
三、人文之初
四、人文之路
五、人文之殇
六、人类之未来
谢瑍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提纲,他将按照这个著述。
这就是后世被史家称为万家之宗的《谢氏社会论》。
这片巨著,谢瑍从人类社会的初始谈起,按照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和虽无文字记载但有传说的纪元开始,追溯到三皇五帝之前的史前传说。引用了后世很多的研究成果和上古传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