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东吴末代皇帝(2/2)
直到后来孙皓的叔叔孙休即位,才被封为乌程侯(孙坚当年响应曹操的檄文,在酸枣与其余十七路诸侯会盟的名号就是乌程侯,后来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向朝廷上表,也是承袭了乌程侯这个爵位),此时的孙皓,已是帮助母亲抚养众弟妹已经六年之久了,其经历之多,可想而知,如其后来不是以暴虐传世,或许后人会将其经历润色一番,极有可能是一个媲美《赵氏孤儿》的故事。
孙皓这些年经受的磨难以及人生中经历的悲喜交集,造成其复杂的性格,后来孙休暴病而亡,东吴众臣不愿遵从孙休遗命,立其幼子为帝,想在宗室中寻一名年长之人继承帝位,而以前担当过乌程令的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孙策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可见孙皓这些年做得相当不错,给予世人的印象还是可以的。
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这一年,孙皓以二十三岁的年龄登上东吴皇帝之位,甫一即位,孙皓就大赦天下,封赏拥立之臣,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颇有一番君王之象。
其后孙皓的表现,也着实不错,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臣民誉为明主,东吴仿似继续了孙休的清明之治。
只不过一段时间过去后,孙皓就逐渐显露出自己性格中粗暴、骄纵、暴虐、好酒色的一面,东吴上下臣民对此十分失望,当年拥立孙皓的濮阳兴和张布亦颇有怨言,孙皓得知二人的怨言后,竟然没有一丝顾念当年之情,立刻就诛杀了濮阳兴和张布两人。
诛杀了濮阳兴和张布后,孙皓更是变本加厉,国中朝中日渐混乱,终于引来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注意,派军攻伐东吴,而此时的东吴,竟然没有一名大臣或将领肯为孙皓效死命,力保江山社稷不失的,众人纷纷投降晋朝,于是东吴轻易被灭,孙皓只能肉袒面缚,出城投降,最后被礼送到洛阳,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四十二岁的时候在洛阳病逝。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